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813218
大小:8.59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1-28
《走向共同富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2课时走向共同富裕对走向共同富裕,你有哪些认识?1、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2、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自主学习1.深化改革的原因有哪些?2.对改革开放应采取怎样的态度?3.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4.怎样共享发展成果?●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改革开放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2、生态、军事等体制改革包括●新时期,经济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路上有问题和困难。点击图片观看视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P10第一段发展思想:发展理念:经济体系: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现代化—更高效、更高质,更平衡,更完善,更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增长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供给侧改革---深化改革:去产能,优化
3、结构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阅读课本P10探究与分享材料梳理煤电中国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粗放型集约型智能型提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电网发展与经济、能源、环境紧密相关。(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节约能源,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等)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3)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
4、最鲜明的特色。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更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2、正确对待改革的态度P11第一段为什么要弘扬改革创新的新精神?目标导学二:共享发展成果①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重要标尺②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1、为什么要
5、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②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医疗养老收入保障住宅教育就业针对这些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来保障和改善民生?(视频)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点击图片观看视频板书设计走向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对待改革的态度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巩固练习★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中,你对深化改革有哪些
6、体会?①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改革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③改革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④我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
7、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和政府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强调人人参与、人人享有,请你分别从国家和公民个人为实现共同富裕献计献策。提示:①国家:例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对贫困人民采取最低生活保障;等等。②公民:例如,要诚实、要合法经营;要提升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学习科学技术;等等。1.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A.共同富裕B.改革开放C.共享发展D.同步富裕2.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列说法正
8、确的是(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粗放式增长模式B.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优化经济结构C.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D.形成经济规模和GDP总量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AB3、我国的基本收入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