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ppt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ppt

ID:48809335

大小:964.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1-27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ppt_第1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ppt_第2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ppt_第3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ppt_第4页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容: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2018年第三季度内一科N3护士培训讲稿时间:2018年7月19日地点:医生办公室课时:2主讲人: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主要内容诊断与临床表现2发热的护理3概述与原因1概述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生理变化:体温存在波动,幅度不超过0.5-1℃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有:昼夜因素、年龄、性别、环境温度、活动、饮食等。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根据口表温

2、度的高低可分为正常体温:正常成人清醒状态口腔温度为36.3-37.2℃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发热的诊断高热原因未明:发热超过两周,体温超过38.5℃而未明确致病病因者,少于两周为急性发热长期低烧:长期低烧超过一个月以上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小时常导致休克以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发热的诊断发热时相大致可分为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热期体温下降期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分期特点临床表现体

3、温上升期(寒战期)体温<调定点水平;产热↑>散热↓乏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高热期(热稽留期)体温=调定点水平.产热=散热皮肤发红,温度上升,出汗(热病容)体温下降期(出汗期)体温>调定点水平,产热↓<散热↑皮肤潮湿(大量出汗),体温下降发热的热型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1.稽留热(continuedfever):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及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相差不超过1℃。2.弛张热(remittentfever):是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

4、体温最底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发热的热型3.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体温骤然升高到39℃以上,然后下降到正常或正常以下,再反复发作;4.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指发热病人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伴随症状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现象肝脾肿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和意识障碍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和中性比列增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比列增高提示病毒感染,幼稚细胞增多提示白血病尿常规便常规其他:根据病史、症状、体征提供做相应检查发热的护理监测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尤其已有循环衰竭、呼吸窘迫均提示病情危重,更应密切监测降低体温

5、病情观察定时测体温补充营养和水分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发热的护理降温的护理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袋放于患者头部,可以减少脑细胞耗氧量,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酒精或温水擦浴:用30%-50%酒精或32℃-34℃温水,擦浴患者颈、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下肢脚背等部位,以促进机体蒸发散热。小儿不能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的原因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会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小儿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小儿的缺氧,出

6、现低氧血症。正确的做法是:给小儿使用30%左右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擦浴的地方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机大腿根部,这样才能达到退温的效果。药物降温柴胡注射液4毫升或安痛定2毫升肌注,临床多用于高热的临时处理。消炎痛栓一枚置肛阿司匹林0.3-0.6克,每天3次,哮喘患者及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扑热息痛:0.25-0.5克,每天3次,肝肾功能受损者禁用。注意事项及时观察降温处理后病人反应,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并测量体温记录应避免大量应用退热药物,尤其对于老年病人,以免脱水、循环衰竭,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应在病因明

7、确或有证据支持的前提下应用,不可滥用病情观察测体温:每4小时测一次,正常3天后,每天一次观察热型、呼吸、脉搏、血压伴随症状治疗效果观察饮水、饮食量定时测体温普通病人每天测1次;新病人每天测量3次,发热病人每天测量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新收病人连测3天或高热病人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每天一次。补充营养和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病人多饮水,以每天3000ML为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加强基础护理,促进病人舒适休息:高热时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的清洁与舒适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

8、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及床单;安全护理发生抽搐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给予约束带或加床栏,防坠床预防并发症发生,高热伴有惊厥可给予人工冬眠治疗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