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挤出机.ppt

双螺杆挤出机.ppt

ID:48776903

大小:1.66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1-23

双螺杆挤出机.ppt_第1页
双螺杆挤出机.ppt_第2页
双螺杆挤出机.ppt_第3页
双螺杆挤出机.ppt_第4页
双螺杆挤出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螺杆挤出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节双螺杆挤出机1.9.1概述:(1)发展史:1869第一台双螺杆挤出机在英格兰问世,主要为制造香肠开发的;1935第一台加工塑料的双螺杆挤出机由意大利RobcrtoColombo和CarloPasquetti研制出来;1965出现排气、脱水、造粒用双螺杆挤出机;1968出现组合式双螺杆混炼挤出机,可用于玻纤、碳纤及填料增强聚合物共混改性之用。1990出现多螺杆挤出机。(2)国内外状况:据统计:8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而我国:80年代初,尚未应用双螺杆挤出机;80年代中开始引进,仿制;90年代,自己开发,规格增多;21世纪,基本满足

2、国内市场,不再进口,并开始有少量出口。成型的塑料制品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管材0100造粒0100薄板1090异型材2080薄膜1000(3)单、双螺杆挤出机性能比较:性能双螺杆单螺杆加料粉、粒、带、纤维、糊粒排气易难(排气挤出机除外)固体输送强制输送摩擦输送塑化效果优差比功耗低(kw/kg)高混合效果强弱自洁性佳无适应性造粒或成型制品成型制品价格高(5~10倍单螺杆)低结论:1.双螺杆具有比单螺杆有更多的优点,用途更广;2.双螺杆虽然购买价格高,但产量大、比功耗低,收回投资更快。1.9.2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与分类:(1)结构组成

3、:(2)分类:按啮合与否:非啮合型双螺杆挤出机部分捏合型双螺杆挤出机啮合型双螺杆挤出机按转动方向: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按螺杆排列:平行双螺杆挤出机阶式双螺杆挤出机锥形双螺杆挤出机1.9.3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原理:(1)啮合型同向旋转双螺杆(多为组合式)工作原理:工作特点:①物料从一根螺杆流入另一根螺杆,料流呈∞形运动,料斗→口模存在着直接通道(加料过多或机头压力高时易从排气口冒料);②能防止物料抱螺杆转,具有一定的自洁作用;③可形成高、低压区,但压力平衡,故可具有较高转速(可达300~800rpm);④啮合区,物

4、料相对速度大,剪切作用强,表面更新快,尤其利于混合(故多用于混合物料,不宜用于热敏料);⑤具有一定的强制输送作用,螺槽非充满输送。(2)啮合型异向旋转双螺杆(多为整体式)工作原理:工作特点:①物料主流不能从一根螺杆流入另一根螺杆,料流呈封闭的C形小室向前推进;即:料斗→口模间无直接通道,被啮合的螺棱分隔成一个个C形室,螺杆转一圈,物料向前移动一个螺距;②正位移作用强,能有效防止物料抱螺杆转,具有很强的自洁作用;少量物料可通过啮合间隙由一个C形小室进入另一个小室,形成压延效应,导致机筒内压力不平衡,机筒单边受力,局部磨损快,故异向双螺

5、杆转速很低(10~50rpm);④物料相对速度小,剪切作用弱,故可用于热敏料;⑤机头压力高,故适成型制品。(3)非啮合型双螺杆及其工作原理:特点:①料流为4种方式的组合,反混作用强,适于混料;②无强制输送和自洁作用;③多用于双阶挤出机的第一阶。11(4)锥型双螺杆及其工作原理:特点:①可安装较大的轴承,可承受大扭矩,使用寿命长;②加料段根径粗,强度高,加料量大,传热面积大,故产量大;③机筒呈锥形8字孔,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高;④锥形双螺杆一般为异向旋转,故机筒磨损较剧,材质要求高。12(5)双螺杆的螺杆与机筒结构:1)整体式:特点:

6、a.Colombo型,意大利,同向,螺杆分3段,不同直径、不同螺距、不同槽深;b.Pasquetti型,英国,异向,矩形螺槽、等深变距,螺棱渐厚;c.Mapre型,意大利,异向,3段,不同螺旋角、不同螺距;d.锥型,奥地利,异向,靠锥形获得压缩比。整体式螺杆加工要求高,迄今除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外,其它基本淘汰了。132)组合式:14组合式螺杆元件①元件品种:1)螺纹套——输送元件;2)捏合盘——剪切元件;3)齿形盘——混合元件;4)封闭元件——反旋螺纹套或反旋捏合盘。②意义:可以根据被加工物料品种的不同,更换螺杆及机筒,扩大了设备用途

7、。1.9.4定量加料器:1.作用:①螺杆具有强制输送能力,避免过饱和堵死流道;②螺槽不充满,可调节混合质量;③便于组成多加料口和多排气口2.结构:螺杆式:适于粒料;旋片式:适于粉料。171.9.5传动和轴承系统1.传动系统(1)驱动电机直流电机、交流变频调速电机、滑差电机和整流子电机。(2)传动箱结构包括减速部分和扭矩分配部分(3)扭矩分配系统2.轴承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