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754668
大小:825.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1-21
《说明文阅读(四).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说明文阅读(四)一、(2012·昆明)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4题。(10分)来,让我们“读懂”稀土①今年3月,美国联合欧盟和日本,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针对中国决定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诉讼。稀土,一时在国际上成为热门的话题,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②稀土其实不是土,为什么叫稀土呢?1787年第一次发现稀土的时候,它是从冶金工业的炉渣里分离出的一些固体氧化物,很稀少,看着像土,因而得名。③稀土是元素周期表57-71号的15种镧(lán)(niè)钴(ɡǔ)都多。五大洲和四大洋的海底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包头和以江西为代表的南方七省。据美国2011年公布的
2、数据,全球稀土相对储量中,中国占到48.3%,美国占了11.4%,印度、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占了22.1%。从产量上看,中国满足了世界97%的需求,印度提供了2.2%,巴西提供了0.5%,马来西亚提供了0.3%。一些欧美国家把我国的稀土当成战略资源、战略元素来对待。1.阅读选文,完成填空。(3分)选文依次介绍了稀土的得名、__A__、应用、__B__和发展前景等知识,由此可见,选文按__C__顺序进行说明。A.特点(特性、特征)B.分布C.逻辑2.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举例子,举荧光材料和LED光源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发光
3、照明也是稀土很重要的应用领域。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稀土具有丰富的磁、光、电的特性,因被发现时数量稀少且看着像土而得名。B.稀土广泛地应用于照明、摄影、染色、护肤、音响及刀具制作等日常生活中。C.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包头及以江西为代表的南方七省。D.稀土中镝和铽元素的储量较少,只在中国发现,开采时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解析:文中是“据说只在中国发现”而不是确定的“只在中国发现”。答案:D4.结合选文内容或现实生活,请你就稀土的开发利用问题,给有关部门提两条保护性的建议。(2分)示例:①限制出口。②加强元器件、零部件的开发应用。③
4、注意平衡利用。④降低开发时的环境污染程度。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0分)如果有个太阳能发电站杨金华①汽车、飞机、轮船不用烧油,只要机械部件不出问题,就可以永远地奔驰、飞行、航海!机床、钢炉、电梯不需要电缆,只要机械部件没有问题,就可以永不停息地运转、冶炼、移动!电脑、电灯、电话不需要插电,只要机械部件不出问题,就可以自由自在地使用、照明、接听!中国所有的油井关闭,所有的核电站关停,所有的煤田封口。千疮百孔的大地被修复一新,到处是蓝天、森林、碧水。人们在优美的环境里,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享受美丽的人生。②有人说,你说的好像是一个童话世界呀。是的,这
5、就是中国的科学家设计的“童话”时代。要走进这个“童话”时代只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能源问题,另一个是传输问题。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和一种方便、快捷的传输方式,“童话”时代就会变成现实。而中国的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这种能源和传输方式,这就是太空太阳能发电厂和微波束传输方式。③担任这一课题研究的机构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课题的主要承担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其实,王希季与他的同事们心中一直有个宏大的梦想:如果有个太阳能发电站多好!这样的梦想他们已经苦苦追求了30年。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耗
6、大国,能源问题是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年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一直是中国的“主食”,占能源消耗的90%。可是,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报告,现在中国已经探明的石油,只能够开采14年。虽然每年有10亿吨的新增探明储量增加,但是,开采储备相对不足的形势依然严峻。而中国地下储存的煤炭只有将近2000亿吨,按照每年25亿吨的开采速度计算,只够开采使用80年。中国现在使用的石油和天然气,有50%来源于外国进口,这就是国际形势影响中国汽油价格的重要原因。⑤寻找和开发新的能源已经刻不容缓。可是,水能很有限,风能和地面太阳能也不稳定,核能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解决能源问题必
7、须要找到一条根本出路。于是,王希季与他的同事们把目光投向了太空太阳能。⑥太空太阳能不同于地面太阳能。由于受白天、黑夜以及云、雾等因素的影响,地面太阳能不稳定,时强时弱,到了夜晚,甚至变为零。但是,太空太阳能不同。如果在距离地球3.6万公里的地方建一个太阳能发电厂,99%的时间都可以接收到太阳能,并且,太空太阳能的日平均强度是地球太阳能的5~12倍,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⑦能源有了,剩下的就是传输问题。3.6万公里的太空距离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来回走二十余趟,再加上巨大的电能负荷,使用传统的电缆传输肯定不行。于是,微波束传输成了王希季与同事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8、其实,微波束传输技术目前已经被人类攻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