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一 _教案2.doc

回顾·拓展一 _教案2.doc

ID:48672712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7

回顾·拓展一       _教案2.doc_第1页
回顾·拓展一       _教案2.doc_第2页
回顾·拓展一       _教案2.doc_第3页
回顾·拓展一       _教案2.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回顾·拓展一 _教案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顾·拓展一【课时安排】1课时【课程要求】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教学重难点】“交流平台”中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即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日积月累”中安排的内容是积累有关描写大自然的诗句,目的是使学生积累优美诗句,感受清新而有情致的大自然,了解诗人借大自然表达的思想感情。“趣味语文”中的内容是《妙答“一”字诗》,重点是体会“一”字诗的妙处。【学情分析】学生对交流的内容有话可说,在学生各抒己见

2、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2.通过读、理解、联想、背诵等方法,体会古诗句的意境并积累古诗中的名句。3.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学生总结作者的表达方法。评价任务二:通过读、理解、联想、背诵等方法,

3、说出古诗句的意境,并积累古诗中的名句。评价任务三:熟读趣味故事,感受人物的才思敏捷,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过程】4/4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交流平台活动一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说出《山中访友》《山雨》和《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的不同点。活动二1.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2.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完成目标一)交流收

4、获,总结表达方法。(评价目标一)环节二日积月累活动一1.师: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2.师: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境。4/4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5、3.学生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活动二1.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2.指导交流课前收集的诗句。(完成目标二)能正确背诵古诗句,积累古诗句中的名句。(评价目标二)环节三趣味语文活动一1.师:启发谈话,引出学习主题。(1)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启迪智慧的人文趣事,读了这样的故事,可以让人受到启发,获得智慧。(2)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趣味语文故事。2.同桌合作探究,品悟故事趣味。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学生能熟读“一”字诗,并能

6、说出诗的妙处。活动二1.学唱《一字诗》。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趣味语文故事。(完成目标三)学生能在交流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评价目标三)【板书设计】回顾·拓展一交流平台:联想和想象的魅力。4/4日积月累:融入想象、写景的诗句,趣味语文:一字诗启迪智慧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