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668916
大小:29.3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7
《秸秆煤炭项目计划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秸秆煤炭项目计划书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秸秆煤炭建设项目1.2建设性质:新建1.3承建单位:个人1.4承建地址:安徽亳州1.5建设规模:年生产秸秆煤炭万吨,年消耗秸秆量万吨。1.6主要产品:秸秆煤炭1.7投资规模:项目投资500万1.8经济效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万,实现利润万,投资回收期2年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目前农作物秸秆有效利用率很低,每年有大量的秸秆被废弃或者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的浪费。2012年5月,财务部,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税务局,国家林业局今日联合印发《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国家在四项财税政策上扶持生物能源的发展对秸秆禁止燃烧工作进一步指示
2、,文件明确指示三县及本市秸秆禁止焚烧,因此防止环境污染,提升再生能源利用率,生物秸秆综合利用已势在必行。充分利用大量秸秆生物物质再生资源,减少使用煤,电,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不仅大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国家在政策扶持上力度也逐年增大,也为其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且对日益紧张的可再生能源起到缓解作用,可谓一举多得。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秸秆能源综合再利用可以根本上解决农村秸秆禁烧难,出路难得难题,将农业废物转化为优质能源,形成产业化,消除农村普遍存在的“三大堆”之一,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章项目建
3、设的必要性3.1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各地民意秸秆煤炭建设项目就是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起点上,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落脚点,全面兼顾当地实际能源状况,依靠各种资本和优质产品,技术,劳动节能产业大发展、大跨越。着力缓解由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国际能源紧张化、物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各种能源需求矛盾,切实履行国家可支持发展战略,让广大人民受益!3.2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生物质能碳活性高、硫、氮含量低,生物质能利用过程可逆循环,不增加CO2、SO2、NOX等污染物排放和酸雨的形成,缓解“温室效应”,可杜绝秸秆分散焚烧现象,解决能存秸秆能源供应问题。3.3配套政策法规日益完善。3.4
4、是促进完成“十二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的有效措施本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为企业投资获取回报,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环保、降低石化资源依赖增加可持续发展,创造生态型城市环境与节约型社会机制的氛围。第四章项目建设优势精选word范本!.4.1地理优势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公里,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西部、北部与河南省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面积8374平方公里,亳州市内有京九铁路、青阜铁路纵贯全境,商杭客运专线、亳宿铁路、禹亳铁路将贯穿亳州。亳州境内有客运站亳州站、涡阳站
5、和建设的亳州南站。亳州市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多条河流,建有亳州大寺港、涡阳港、蒙城港、利辛港等。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4.2资源优势亳州市农业大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市全省重要的粮、油、棉、烟草、畜牧、林产区、本县秸秆年产量总共约为300万吨,2016年产秸秆约100多万吨,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而且周边有110千伏变电站1个,220千伏变电站1个,35KV变电站10个,周边链接生物质发电厂,这都为本项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销售市场!4.3第五章市场分析5.1安徽省秸秆资源潜力巨大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据统计,全省各类农作
6、物种植面积1亿多亩,产生秸秆约4000多万吨,目前有效利用率50%左右,还有5000多万亩农作物产生的2000多万吨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5.2能源化存在的问题本县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各地各市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胆识目前我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精选word范本!.5.2.1一些地方基层干部和农民,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淡薄,综合利用秸秆积极性不高,秸秆焚烧屡禁不止5.2.2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水品的提高,农村生活用煤、用气增多,秸秆作为燃料减少;农业机械增多,耕牛减少;施用化肥增多,有机肥减少,秸秆利用率逐年降低!5.2.3秸秆利用效
7、率偏低,一些企业和农民不愿意增加秸秆利用的物质和劳力投入5.2.4秸秆利用新技术研发,推广投入不足,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5.2.5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不配套,农民收集处理秸秆难度大,导致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严重。5.2.6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因素,开始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5.2.7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应用规模小,尤其是适合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