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635300
大小:91.2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7
《四德工程心得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四德工程心得体会 篇一: 近来,身边总会充斥着这样的例子,“好心搀扶老人反被诬”“孩童被撞路人漠然”亦或“化学药品催生黑心豆芽”“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等等,如果只是媒体播报的这几则也就罢了,然后诸如此类的例子竟比比皆是。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物质的 享受,精神的追求却越来越退步,人们张口金钱,闭口利益。把曾经很纯洁的亲情、友情、爱情都建立在了金钱利益之上,人和人的交往仅限于有所求之上。古语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而于当今社会,诸多无孝、无仁、无爱、无诚
2、之事,竟多发于衣食足的人群。这给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我们敲响了警钟,社会对人性道德的已经严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培养。大而化之,一个于自己父母不孝的人、一个对自己同胞不仁不爱的人,一个对消费者无诚信的企业怎么会爱自己的国家。连卢梭也曾经说过,“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国家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语,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这也便凸显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将我们的社会比作一个大家庭,那我们的政府就是当之无愧的父母,父母肩负着的不只是养育子女的责任,更肩负着对子女的道德教育职能。而今的道德
3、滑坡,说明加强主流建设,重构主流道德观的任务重大而迫切。提高国民素质,引导道德选择,这绝不是国人靠振臂疾呼或者在道德上做个“大手术”就能够解决的,还有许多法律、行政、经济的“基本建设”要做。“四德工程”在此时提出,()无疑像一剂道德规范的强心针注进了物欲横流的社会动脉,“孝、诚、爱、仁”,面面切中要害。 孝-----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爹娘生咱身,恩情比海深,做人要做孝德人; 诚-----亦指诚信。“诚”指的人心的一种态度,“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与“信”是一体两面。诚信对于个人和企业都尤为重要。对个
4、人而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对企业而言,诚信是立业之基,诚信经营是一个企业长久生存的根本。 爱----人人有爱心,天涯若比邻,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世界将变得无限美好。 仁----温良者,仁之本也。它表达的是一种人待他人所表现出的同情达理,为别人着想的情怀。核心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形容医生便是仁心仁术,形容君王则是仁民爱物,形容品德高尚,肯热心助人之人为仁人君子等等。 我们认可“四德工程”所体现出的道德内涵,但“四德工程”想要取得长久持续的效果,单凭签签责任状,唱唱四德歌是远远
5、不够的,于自身而言,我们需要践行它。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将“孝、诚、爱、仁”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事事以此为考量。时时扪心自问,对待父母,是否尽到了孝道;对待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是否做到了以诚待人、宽仁慈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长此下去,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景不远矣。 在四德工程的感召下,我们全校师生都积极的行动起来,热情洋溢的投入到了表孝心、讲诚信、树仁德、献爱心的活动中来。我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内心的感触很深,灵魂深处似乎在经历着一次历练和净化。
6、 一、奉献爱心做个好老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学习工作生活中,经常的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才能实现其根本的功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并深入了解他们,真诚关心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他们的
7、良师益友。同时我还会积极的探寻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以身作则做个好中层。有人说,学校的中层是桥梁、中枢、纽带,要想发挥好这些作用,必须得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十分清楚自己所分管工作的职责,知道自己的服务对象。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会胸有成竹。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领悟能力,还要增强大局意识,树立良好的品德形象。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关心、理解老师们,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促进彼此了解,帮他们解决所遇到的难题。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感召力,
8、不断塑造个人人格魅力和威信,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