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618286
大小:272.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1-29
《韩国语语法大全 four.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韩国语的结构 韩国语与汉语的语序不同,一般是“主语+宾语+谓语(SOV)。即: 나신문보다 SOV 我看报纸 SVO 在韩国语的句子中,体词(名词)后面接助词,谓词后面接词尾。 나(는)신문(을)보다(ㅂ니다)--->나는신문을봅니다. 2.ㅂ/습니다 “–ㅂ니다,–습니다”是陈述式终结词尾。用于谓词词干后面。表示一种尊敬的语气。(在韩语中,动词, 形容词都以’다”结尾。”다”前面的部分被称为词干)当听话者比说话者年纪大,或听话者是说话者的上级,听话者与说话者不很熟悉时,使用“–ㅂ/습니다”,这是表示尊敬的格式。词干为开音节时
2、,用“–ㅂ니다”,词干为闭音节时,用“습니다”。 例如:가다:가+ㅂ니다--->갑니다.(去) 먹다:먹+습니다-->먹습니다.(吃) 又如:(1)보다-->봅니다.(看) (2)오다-->옵니다.(来) (3)만나다-->만납니다.(见) (4)하다-->합니다.(做) (5)듣다-->듣습니다.(听) (6)읽다-->읽습니다.(读) (7)좋다-->좋습니다.(好) (8)재미있다-->재미있습니다.(有趣) 3.–ㅂ/습니까 “–ㅂ니까,-습니까”是疑问式终结词尾,接谓词词干后,也表示一种尊敬语气。词干为开音节时,用
3、“–ㅂ 니까”,为闭音节时,用“–습니까”。 例如:가다:가+ㅂ니까?-->갑니까?(去吗?) 먹다:먹+습니까?-->먹습니까?(吃吗?) 又如:(1)ㄱ:갑니까?(去吗?) ㄴ:네,갑니다.(是的,去。) (2)ㄱ:좋습니까?(好吗?) ㄴ:네,좋습니다.(是的,好。) (3)ㄱ:재미있습니까?(有趣吗?) ㄴ:네,재미있습니다.(是的,有趣。) (4)ㄱ:공부합니까?(学习吗?) ㄴ:네,공부합니다.(是的,学习。) 4.–이다 体词(名词)不能单独做谓语,若将体词用做谓语时,体词后必须接谓格助词“–이다”。体词为开
4、音节时,“이”可以省略。 例如:학생+이다-->학생이다.是学生 남자+(이)다-->남자(이)다是男子 体词接“–이다”后,其语法功能与谓词相同。可以有各种活用变化。“다”前面的体词+“이”可以看做是一个词干。 例如:학생:학생이+ㅂ니다-->학생입니다.是学生 +니까-->학생입니까?是学生吗? 又如:(1)ㄱ:학생입니까?是学生吗? ㄴ:네,학생입니다.是的,是学生。 (2)ㄱ:선생님입니까?是老师吗? ㄴ:네,선생님입니다.是的,是老师。 (3)ㄱ:한국사람입니까?是韩国人吗/ ㄴ:아닙니다.중국사람입니다.不是,是中
5、国人。 (4).ㄱ:학생입니까?是学生吗? ㄴ:아니요.회사에다님니다不是,在公司工作。 韩语学习最实用韩语语法 1、-을/를 “-을/를”为目的格助词,接在名词后面,使这一名词成为句中的宾语。开音节后用”를”,闭音节后用“을”. 例如:빵을삽니다.买面包。 사과를삽니다.买苹果。 在韩语中,要询问“谁,什么时候,在哪儿,什么,怎么,为什么”等情况时,只需把陈述句中可以回答这 些提问的单词换上与其相对应的疑问词即可。词序不变。当被问的对象是物时,用”무엇”,是人时,用”누구”。엄마,어머니,음악 例如:무엇을삽니까?买什么?
6、사과를삽니다.买苹果。 누구를만났습니까?遇见谁了? 진문수씨를만났습니다.遇见陈文洙了。 例如: (1)ㄱ:무엇을합니까?干什么呢? ㄴ:신문을봅니다.看报纸。 (2)ㄱ:무엇을합니까?干什么呢? ㄴ:책을읽습니다.看书。 (3)ㄱ:무엇을먹습니까?吃什么? ㄴ:밥을먹습니다.吃饭。 (4)ㄱ:누구를만납니까?见谁? ㄴ:친구를만납니다.见朋友。 (5)ㄱ:무엇을마십니까?喝什么呢? ㄴ:차를마십니다.喝茶。 (6)ㄱ:책을읽습니까?看书吗? ㄴ:아니오.편지를씁니다.不,写信。 2、-에가다. 接在表示场所的名
7、词后,表示“去某处”。询问场所时,用”어디”。 例如: (1)ㄱ:어디에갑니까?去哪儿? ㄴ:학교에갑니다.去学校。 (2)ㄱ:어디에갑니까?去哪儿? ㄴ:식당에갑니다.去食堂。 (3)ㄱ:어디에갑니까?去哪儿? ㄴ:우체국에갑니다.去邮局。 (4)ㄱ:어디에갑니까?去哪儿? ㄴ:다방에갑니다.去茶馆。 (5)ㄱ:어디에갑니까?去哪儿? ㄴ:가게에갑니다.去小商店。 (6)ㄱ:어디에갑니까?去哪儿? ㄴ:시장에갑니다.去市场。 3、-에서 用在表示场所的名词后,表示动作进行的场所。相当于汉语的“在(某处)”。 例如:
8、 (1)학교에서공부를합니다.在学校学习。 (2)회사에서일을합니다.在公司工作。 (3)도서관에서책을빌립니다.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