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从善良、丰富、高贵谈起.doc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从善良、丰富、高贵谈起.doc

ID:48608639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从善良、丰富、高贵谈起.doc_第1页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从善良、丰富、高贵谈起.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做一个有灵魂的人——从善良、丰富、高贵谈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相信,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善良的种子,但为什么这么多人的善良的种子烂在里面了呢?很多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大家都不懂呢?我想有必要追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个人分析下来,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我想追问我们的传统,其实儒家文化是很讲究同情的,孟子说,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也”,没有恻隐之心是“非人也”。“仁”是儒家道德的核心,可是,我们想想,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对生命是什么态度?这种善良是不是得到了发扬?没有。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于生命其实是很残忍的,基本上可以说,在专制权力面前,生命等于零。“君命臣死,臣不得不死”,大臣得罪了皇帝,往往是被满门抄斩,甚

2、至株连九族,成百上千人被杀掉,人命是不值钱的。  可是为什么儒家的仁义道德在政治上、在实践上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我觉得,儒家伦理是有问题的。西方哲学家认为人有两个本能,一个是利己的本能,还有一个是将利己之心推己及人,知道其他人也是爱自己的,这就是同情。而儒家伦理在这两点上都出了问题,第一,儒家伦理是否定利己的,儒家不让每个人爱自己的生命,那又如何能做到推己及人呢?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生命,那么他的同情心也是麻木的。所以,同情的前提是爱自己。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是生物的本能,要生存,就必然趋利避害,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其实是不能否认的。关键在于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

3、益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而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  另外一点,我觉得儒家伦理在推己及人方面也有问题。孔子说“能近取譬”,就是要从自己身边开始推己及人,但是,“推”的范围局限于宗法关系之内了。于是,这种“仁”、“同情”就变成了“孝”,而把“孝”放到国家的层面上来看,就变成了大臣要把皇帝当作父母一般来孝顺,于是就有了“忠”。本来是一个好端端的“仁”,结果蜕化成了“孝”和“忠”,全国百姓都忠于一个人,这个人有绝对的权力,于是就造成了其他人的生命都是不值钱的。  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不善良的人得到惩罚,要做到这一点,我想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出发点就是保护生命的权利,即保护每个人

4、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如果损害别人的利益,损害别人的权利,法律就要惩罚。如果社会保护“利己”,惩罚“损人”,那这样的社会绝对是给人以安全感的社会。我这样来解释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当然,我们正在朝建设法治社会的方向走。而走这条道的必经之路就是市场经济。我不认为现在的很多问题是市场经济造成的,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能产生很多好东西。我们的问题是,市场经济的秩序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状态,它应该是有序的。  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善良。有时候,我们不敢善良,做了好事往往倒霉。前两天我看到一个报道,一对夫妻吵架,后来那个妻子想不开,自残了,用手敲打玻璃窗,结果玻璃碎了,把动脉割断了。丈

5、夫这时急了,没想到会这样,就抱着妻子上街拦车,但很多出租车都不停,虽然最终还是拦到了。现在的问题是,人们看到这种情况都喜欢躲。我觉得有一个原因是现在人们不敢善良,因为经常有一些坏蛋利用人们的善良来设陷阱。所以,我认为,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我们批判奴隶主、贵族,但他们中很多人也有着高贵的品质。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很多贵族被杀了,包括国王路易十六,但其中很多人在走上断头台时,确实表现得很高贵。一个贵妇人在临刑前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马上向他道歉,对不起,请原谅。讲完这话之后,就被杀头了,她一直到死,始终保持着高贵。还有一个贵妇人,排队坐着等待行刑,因为人很多,大家坐着比较拥挤。

6、她旁边的一个老太太一直在哭,她就站起来,让老太太可以坐得舒服一点。相比之下,老太太觉得自己太失态了,就不哭了。贵妇人的镇静,临死前所表现的从容与优雅,是装不出来的,这就是一种内在的高贵。我就觉得我们应该有这种高贵,这种尊严,处处都要体现出这种尊严。在中国的社会传统中,人们把这种人格的高贵归结为一种“君子之风”。千百年来,人们往往乐以君子自居或夸奖他人。孔子说自己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过着如此清贫的生活却很快乐,因为他有大志向,以胸怀天下为乐。这也符合孔子的君子行为准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另外,在《论语·雍也》中,夫子

7、还夸奖颜回: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就是颜回不把怒气转移到无关的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如此看来,无论人品,还是学品,颜回可堪表率。儒家管这种品行叫作“有情无累”,情感和自我分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自然对个人外在条件的好坏看得不重了,也因此达到了人格的高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