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98964
大小:1.23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2-26
《教 案-相贯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章节:§4—4课题:两曲面体相交—相贯线、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教学目的:1.了解相贯线的性质2.掌握相贯线的画法3.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本课重点:1.相贯线的画法2.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难点:1.相贯线的画法直观和辅助教具:模型时间分配:复问内容学生姓名成绩1.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的截交线作业及预习要求:时间分配:复习:§4—3预习:§5—1作业:习题11组织教学:复习提问:§4-4立体的相贯线在机件上常见到两个立体相交,其表面相交时形成的交线,称为相贯线。由于相交基本体的几何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不同,相贯线的形状就不相
2、同,但都有共同的基本性质:(1)共有性相贯线是两个基本体表面的共有线,是两个基本体表面一系列共有点的集合。(2)封闭性由于基本体具有一定的范围,所以相贯线一般为封闭的空间曲线。求相贯线一般用两种方法:积聚性法和辅助平面法。一、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若两相贯体中有圆柱体,且圆柱体轴线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则在该投影面的投影积聚为圆,相贯线的该面投影与圆重合。可利用圆柱投影的积聚性求出相贯线的其他投影。例题2:求作两圆柱正交的相贯线。解分析相贯线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已知,可利用表面取点法求共有点。解题步骤1)求出相贯线上的特殊点A、B、C、D;2)2)
3、求出若干个一般点Ⅰ、Ⅱ等;3)光滑且顺次地连接各点,作出相贯线,并且判别可见性;4)整理轮廓线。曲面立体相贯的三种基本形式:1.两外表面相交2.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二、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作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线的投影,通常是利用辅助平面法(也可利用积聚性法)。例题3:求作圆柱与圆锥正交的相贯线的投影。分析因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线为前后、左右对称的空间曲线。圆柱轴线垂直于侧投影面,相贯线的侧面投影为圆的一部分(与圆柱面投影重合),需求出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作图(1)求特殊点如图b所示,根据相贯线最高点(也是最左点和最右点)和最低点(也是
4、最前点和最后点)的侧面投影1"(5")、3"、7",可求出其正面投影1′、5′、3′(7′)及水平投影1、5、3、7。(2)求一般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作一辅助水平面P,水平面P截切圆锥所得截交线的水平投影为圆,截切圆柱所得截交线的水平投影为两条平行的素线,两组截交线的交点2、4、6、8即为相贯线上的点。在根据水平投影2、4、6、8求出正面投影2′(8′)、4′(6′)。(3)将正面投影的可见点光滑连接即为相贯线的正面投影,不可见部分与可见部分的投影重合。将水平投影各点光滑连接,即为相贯线的水平投影。三、相贯线的特殊情况在一般情况下,两回转
5、体的相贯线是空间曲线,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平面曲线。当两个回转体具有公共轴线时,其相贯线为圆,该圆的正面投影为一直线段,水平投影为圆。当圆柱与圆柱、圆柱与圆锥相交,且公切于一个球面时,图中相贯线为两个垂直于V面的椭圆,椭圆的正面投影积聚为直线段。四、相贯线的近似画法当两圆柱正交且直径相差较大,作图要求精度不高时,相贯线可采用近似画法,用圆弧代替非圆曲线。以大圆柱的D/2为半径作圆弧代替非圆曲线的相贯线。§4-5立体的尺寸标注任何机器零件都是依据图样中的尺寸进行加工的。因此,图样中必须正确地注出尺寸。一、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1.平面立体的
6、尺寸标注(1)平面立体一般应标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尺寸在图上一般只出现一次。(2)正棱柱和正棱锥,除标注高度尺寸外,一般应注出其底的外接圆直径。但也可以根据需要注成其他形式。2.曲面立体的尺寸标注(1)圆柱和圆锥(或圆台)应注出高和底圆直径;圆环应注出素线圆和中心圆直径。(2)圆柱、圆锥(或圆台)在直径尺寸前加注“φ”,圆球在直径尺寸前加注“Sφ”,只用一个视图就可将其形状和大小表达清楚。二、带切口的几何体的尺寸标注(1)带切口的几何体,除了注出几何体的尺寸外,还必须注出切口的位置尺寸。(2)带凹槽的几何体,除了注出几何体的尺寸
7、外,还必须注出槽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三、截断体的尺寸标注1.截断体尺寸标注截断体除了应注出基本形体的尺寸外,还应注出截平面的位置尺寸。当基本形体与截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被尺寸限定后,截断体的形状和大小才能完全确定,截交线也就确定,因此截交线就不需要注尺寸了(图中有“×”的尺寸不应注出)。四、相贯体的尺寸标注相贯体除了应注出相交两基本形体的尺寸外,还应注出两相交形体的相对位置尺寸。当两相交基本形体的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确定后,相贯体的形状、大小才能完全确定。因此,相贯线就不需要再注尺寸了。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了相贯线的画法和立体的尺寸标注,重
8、点掌握相贯线的画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