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doc

农业区位因素.doc

ID:48579749

大小:38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28

农业区位因素.doc_第1页
农业区位因素.doc_第2页
农业区位因素.doc_第3页
农业区位因素.doc_第4页
农业区位因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区位因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2007.10【高考考点】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课堂训练】1.下列农业生产措施属“人类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一项的是()A.建“温室”、改良“红壤”B.增加劳动力、修梯田C.培育良种、推广基因工程和遗传工程D.改良中低产田、建立“基塘农业”2.近年来“塑料大棚”的发展和“订单农业”的兴起,影响其主要的区位因素分别是()A.技术、市场B.气候、市场C.技术、交通D.资金、劳动力3.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

2、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4.阴影部分都是平原地区,图序地区与其适宜发展的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A.小麦、玉米、水稻、玉米B.天然橡胶、甘蔗、甜菜、可可C.咖啡、可可、甜菜、棉花D.水稻、小麦、玉米、小麦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冲

3、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流三角洲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52008年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2007.10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7.读下图,某城镇要利用A、B、C三块土地发展乳牛、花卉、小麦等三种农业生产部分。根据下列提示以及所学知识,请你合理安排这三种农业生产的地区并说明理由。提示1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提示2单位面积产值从高到低依次是乳牛、花卉、小麦;提示3一吨谷物需水量为450吨,一

4、吨牛肉需水量为31500吨。A安排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安排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安排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提高】8.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A.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B.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C.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D.运输条件改善

5、,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稠密B.气候高温少雨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具有肥沃的红壤10.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B.全球气候变暖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减少D.农业土地价格的

6、不断提高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11-13题。11.处于阶段Ⅲ农业的显著特征是()A.大农业生产B.生产专业化C.集中于温带草原区D.分布于地广人稀地区12.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重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区划B.加强水利建设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D.退耕还林还草13.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A.加大技术投入B.加强市场营销C.改善交通条件D.大量使用农药14.关于混合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是最主要的方式B.珠江三

7、角洲的基塘农业不属于混合农业C.我国与发达国家混合农业存在很大差别52008年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学案2007.10D.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15.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城市位置、海拔、气候、土地利用、农作物等相关资料,填表并回答:城市甲乙丙位置91°E、30°N附近104°E、31°N附近120°E、30.2°N附近海拔(米)36585057年太阳总辐射量(千卡/厘米2·年)202.488.5112.3年日照时数(小时)年平均气温(℃)7.516.316.1

8、七月平均气温(℃)14.925.828.7一月平均气温(℃)干湿地区半干旱区湿润区湿润区年均降水量(mm)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农作物(1).根据表内已提供的地理信息及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将下列各项目资料中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中。(年日照时数):A1239.2B1970.6C3005.3(一月平均气温):A-2.3B3.6C5.6(年均降水量):A453.9B976C1400.7(所在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