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578757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28
《能源审计报告的内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能源审计报告的内容节能降耗 2007-08-2720:00 阅读392 评论2 字号:大大 中中 小小 企业能源审计报告是本项工作的直接成果,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企业能源审计结束后,应尽快编写能源审计报告书(一般为15日内)。企业能源审计报告的编写应包括以下内容:1. 能源审计的有关事项说明2. 企业概况(包括能源管理概况、用能管理概况及能源流程)3. 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4. 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5. 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6. 重点工艺
2、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7. 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8. 节能效果计算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9. 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10. 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11. 企业合理用能的建议与意见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应有企业法人代表签字确认。1.1沟通信息审计机构审计人员,采用现场宣讲、交流、调查等方式,使用能单位充分了解能源审计的必要性以及作用、方法、内容等,也可使审计人员对用能单位的用能种类、数量、产品结构、产量、产值等基本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1.2签
3、订能源审计委托书委托书是开展能源审计的依据之一。政府监管能源审计由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向能源审计机构下达能源审计委托书和审计计划,审计机构根据政府要求开展能源审计。企业委托形式能源审计由审计机构与用能单位签订能源审计委托书。委托书中要表明委托方和受委托方的责任、义务和审核范围等内容。1.3制定审计方案审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审计期:一般为一个年度。●审计工作人员和时间:根据审计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能源审计人员人数和工作天数。●审计工作内容和范围:根据政府部门的要求或企业的需要而定。●要求配合的人员:一般需要企业主管负责人
4、(熟悉了解整个企业的能源管理和用能状况并能够负责用能单位内部的协调工作)、业务熟练的计量、统计、会计和熟悉工艺设备的人员各1名及与审计相关的供应、检验、技术等人员。●要求提供的资料:用能单位概况,能源管理组织机构图表及各机构的职责范围情况,用能系统概况及能源流向图,各种能源(电力、热力、耗能工质等)系统图及说明,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供水、供电、供煤等计量网络图。各种能源管理制度制订及执行情况说明,能源消耗定额的管理情况说明。能源计量、统计系统的情况说明,计量器具一览表及管理情况,能源计量仪表的配置情况说明。各
5、用能系统(水、电、煤、油、气等)说明,审计期节能监测报告,节能设备的使用情况,用能设备一览表。用能单位审计期已实施的和拟实施的节能技改措施及其效果分析。供应部门、物资部门、生产部门能源统计年度和月度报表,各类能源的质量和热值情况汇总,能源的扣水、扣杂情况;生产部门、物资部门的产品统计年度和月度报表;财务部门的能源成本报表,工业产值、增加值情况。●需要备查的资料:与上述资料来源有关的原始资料。●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标准等。审计机构在制定能源审计方案的时候,要与委托方充分交流意见,力求切合实际。审计方案一经双方确定,能源审
6、计工作应按照方案的要求和规定进行。遇有特殊情况,应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1.4成立能源审计小组审计机构要针对用能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审计的目的与要求成立能源审计小组。1.4.1审计小组组长审计小组组长应由审计机构的审计负责人员担任,应具有如下条件:(1)熟悉国家和地区节能法规和政策;(2)掌握节约能源的原则和技术;(3)熟悉掌握能源审计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相关标准等。1.4.2审计小组成员审计小组的成员的组成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通常需要3名以上经过节能主管部门培训并取得能源审计资格的人员。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之一
7、:(1)具备能源审计相关专业知识或节能管理工作经验;(2)熟悉常规生产、工艺、设备的技术和计量、统计基础知识;(3)掌握能源消耗核算知识;(4)了解通用工艺、设备的节能技术等。根据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的要求,可以在审计小组内配备一名具有用能单位相同行业经验的专家。2、实施现场审计2.1召开能源审计动员会审计机构进入用能单位,召开由用能单位中层以上人员参加的动员会,发动员工积极配合参与能源审计工作,消除能源审计的思想顾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宣传能源审计的作用:(1)提高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2
8、)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3)促进用能单位技术进步;(4)提高职工素质;(5)树立用能单位形象,扩大用能单位在社会上的良好影响。2.2整理、核查资料审计人员根据用能单位的以下能源消耗原始资料,核实用能单位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根据核查结果对所提供的资料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补充。1. 能源管理系统的各项制度、职工培训计划以及持证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