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oc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oc

ID:48576244

大小:72.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28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oc_第1页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oc_第2页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oc_第3页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oc_第4页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课程学习心得——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规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计算机4班姓名:叶涛学号:201400130036前言:交通自古以来都是影响着文化间互相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先秦时期,虽已有文献(例如《山海经》)记载西方世界,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很少。古代西方也只是知道在东方有个名叫“支那”或“赛里斯”的国家。自汉代张骞凿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中西方的交流才日益密切。而就在这日益密切的交流中,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不断发展,不断前进,造就了如今的中华文化。中国佛教如今早已被华夏子孙认可,

2、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佛教是“舶来品”。但是其他的宗教,比如天主教、基督教,同样是“舶来品”,为何就没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正文: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千年的发展,中国文化确实灿烂多彩。但是,中国文化绝不只是自己在单独发展,而是在与西方文化交流,在互相冲突和融合中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先秦时期,中国文化从三皇五帝时的传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文化上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影响了世代华夏子孙的儒家思想就在这时候诞生了。儒家思想教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积极入世,要忠孝,

3、而“四书五经”更是之后千年科举考试的必修课。到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中国人思想中的正统地位正式被确认,在士大夫阶层更是如此。先秦时期,交通不便,对中亚地区和西方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文化间的交流无法实现。到西汉张骞凿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中西方的联系才正式确立,对周边世界的认识开始摆脱传说和神话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之后文化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但是,丝绸之路并不是一直畅通的。通过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否,就能判断中原王朝的国力如何。在东汉时期,丝绸之路就经历了“三绝三通”。而在唐朝,国力强盛,文化间的交流频繁

4、。良好的交通条件是文化交流的前提,而要保证路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没有强大的国力是不行的。因为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四大发明等传入西方世界,而天文学、数学、香料等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其中,也包括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最早在汉朝到中原地区传教。唐朝时,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而高僧鸠摩罗什东来传法,这两位高僧只是众多僧人中西去、东来的代表。这些僧人不畏艰险,多少人没能幸运地达成目标,丧失荒野,是他们集体的努力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事实证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相当成功的,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佛教的传播是结合中国国情的。其中有

5、些比较问题,“沙门敬不敬王者”,还有关于孝道的问题,这些都是不同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儒家思想讲孝道,而入佛教如何向父母行孝道,这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儒家思想和佛教在互相交流中,有矛盾,有冲突,但也有融合。佛教吸收了儒家孝的部分,提倡孝的是世世代代的父母,而不仅是现世父母,如此,佛教间接吸收了儒家的文化,而儒家思想在交流中更具有思辨性。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的成功离不开其中国化,佛教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并不相左,有差异,但不对立。而其它一些宗教,比如伊斯兰教、天主教,一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悖,必然会遭到反噬,为了保持教义的

6、纯正,没有中国化,最后都湮灭在中国历史中。总结:通畅的交通是文化间交流的前提,而外来文化想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家庭里,就必须实现中国化。中国文化在和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没有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文化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多彩。和我们生活相关的现代农历(由德国人汤若望整理)不一定会是现在的模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