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源泉.doc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

ID:48574614

大小:22.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2-26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爱是教育的源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是教育的源泉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总是从爱出发,或者说爱是教育的源泉;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因为表达这种爱需要智慧。在上小学之前,孩子接受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当父亲教会孩子慷慨和坚强,当母亲教会孩子仁慈和忍让,当他们在用自己的人性光辉照亮孩子的心灵,这是多么“天衣无缝”的“爱的教育”,岂能不让孩子深受裨益呢?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怎么不会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呢?都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主要阵地,父母亲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小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被两家的老人宠爱着,无限满足他们的物质愿望,使他们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

2、不懂尊重他人的小孩子长大以后,怎么能是充满爱心的人呢?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从小就灌输爱和尊重的思想,他们长大后是不会用温柔的爱对待世界的。又或者很多“启蒙老师”在孩子犯了错误后,都惯用家长威严来压制孩子,用空洞说教来“教育”儿女。殊不知自己的爱心、真知、慎行才是孩子成长最急需的养料。孩子白纸般纯洁的心海上,需要家长用爱的教育去着色添彩,才能让他们焕发生命光彩。当孩子来到学校上课后,接受的是老师的教育。在教师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爱,这样才能教会孩子学会如何施爱予人。如何体现这种师爱呢?首先,要尊重学生。现在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以成绩

3、高低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而尊重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没有人不犯错误的,教师应该正确去看待孩子的错误,不要只是责骂,而是找到他们犯错的原因,并原谅孩子的几次无心之失。每个孩子也有他的优点,成绩比较差的孩子也许乐于助人,也许比成绩好的学生更有爱心。曾经看到当一个孩子不舒服呕吐时,是一个平时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递去了纸巾,并打扫干净他的呕吐物,而所谓的“优等生”们只是捂着鼻子远远地避开。当时,我就明白了不能以成

4、绩来评定谁是“优等生”,品德的高低才是更重要的。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就有助于教师去宽容孩子们的缺点,去尊重他们。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但是一讲“严”,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定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老师讲一,学生不说二等等。西方教育的“严”更多的体现在做人教育上。马克思曾和他的女儿劳拉有过一段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谈话,劳拉问他,“你最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轻信和无知”。“你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欺骗和奴颜婢膝”。举例来说,说谎并不是中国学生的专利,美国学校也不

5、是真空,但美国人却把学校的作弊风当作“国家丑闻”来对待,把它记录到档案中,并将影响该生将来的就业,信用等。美国人在这方面的严厉,和他们对学生学习上的宽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教师的严应该是针对学生的品德,而不是让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成为木偶。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对人的人品上的要求,所以成绩不再代表一切了。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孩子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孩子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正因为如此,孩子们渴望父母的爱,渴望老师的爱,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需求。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习惯,只要父母用智慧的爱去

6、灌溉孩子们的心灵,教师们用真诚的爱滋润每一个孩子,时时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和熏陶孩子,孩子一定会以心换心,并拥有一颗仁慈博大的爱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