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

ID:48537801

大小:16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27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_第1页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_第2页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_第3页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_第4页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大纲要求:结合黄淮海平原等区域的实例,了解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了解综合治理农业低产区的主要方法和成就。重点:1.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背景。2.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旱涝、盐碱、风沙”三大障碍及其成因。3.人类活动对本区的影响。4.治理中、低产田的意义、方法。难点:1.掌握学习方法。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是一个案例,要用案例学会学习类似的知识的方法。2.综合性强。本单元作为案例,涉及国土整治的方方面面,综合性很强。3.分析方法的掌握。疑点:1.中低产田的分布在理解上一定不能局限于黄淮海平原,我国中低产田的分布很广泛。2.中、低产田形

2、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3.旱涝、盐碱、风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单元知识与相关单元知识的关系:本单元是对第一单元区域差异的呼应,而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地形、气候都与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相联系,成因上与高中一年级地理的地质作用中内外力作用相联系。知识结构如下:范围、特点、结构冲积平原低湿地治理意义、成因、特点、关键、方法、措施自然特点、指导思想、模式低湿洼地、重盐碱地、风沙地低洼易涝、干旱缺水、过沙、盐碱化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盐碱地治理治理要点限制因素集中分布区旱涝、盐碱、风沙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地理背景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区的治理学习方法:18学习本单元,首先要掌握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地

3、形,对黄淮海平原的地势要理解其具有的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的特点。要突出黄淮海平原的洼地,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理背景和基础。应该结合地图,针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形态、结构、形成等内容,结合当地的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及相互作用,理解当地中低产田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地区,通过有关图表的阅读,分析了解黄淮海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为中、低产田的中治理提供条件,中低产田形成的思路要明确: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变率大——产生旱涝、盐碱、风沙地,进而造成中低产田集中。学习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湿以地理背景为基础,从实际出发,抓住中低产田形成的主要矛盾,采用因

4、地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是找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图表综合分析,可以总结出治理的思路有两条:1.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治理,2.因地制宜进行开发。这一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学习时不久要前后知识进行联系,还要掌握分析方法和治理措施。在分析原因时,要以背景知识提供的事实材料为依据进行分析。学习综合治理措施时,主要以案例的方法为主,提高案例的分析,学习综合治理的思路。具体措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对鱼塘——台田和调控水盐的形式和方法也要有所了解。学习目标:知识要求:了解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地形、气候。结合黄淮海平原的实际例子,了解中中低产田产生的原因。了解综合治理

5、农业中低产田的主要方法、措施,以及我国在治理中低产田方面的水平与所取得的成就。能力要求: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国土整治中调查研究是必须的,是前提。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具有针对性。德育要求:从黄淮海平原的实例认识到不同区域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不同,区域整治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认识人类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改造自然,而且改造的方法和措施以及结果应能促进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1.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和组成:范围:黄淮海平原又称华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自古有中原之称。组成: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海河、淮河等

6、高含沙量河流共同冲积而形成的典型的冲积平原,由缓斜平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燕山山麓)、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滨海平原(渤海沿岸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等)三部分组成。地势: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的洼地。2.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1)形成原因18因素灾害自然因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气候地形干旱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不足。不合理的开垦使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洪涝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变率大,多暴雨。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蓄洪、泻洪能力不足不合理的开垦使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

7、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下洪能力下降。风沙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地表干易起沙;春季多大风。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缺乏风力屏障不合理的开垦,出现沙荒地,使风沙肆虐。盐碱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致使土壤盐分向地表积聚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洼地排水不畅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2)影响黄淮海平原上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使得这里的主要农产品产量、人均收入等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存在很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