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

ID:48516868

大小:247.2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2-06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A)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l卷l至5页。第Ⅱ卷6至8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间有许多关于农时的谚语,如“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小满前后、安瓜点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这表明中国古代A.农业成为经济支柱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耕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关于农时的谚语,我们可以看出,这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故B正确。材料并未将农

2、业与其他生产部门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农业成为经济支柱的结论,排除A;材料中的生产经验是人们从事农业活动中自觉总结出的,并不能反映政府的作用,排除C;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的主体一直是铁犁牛耕,并未获得重大突破,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理解农谚实际上是劳动人民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2.如图是汉代徐州画像石。它反映了A.牛耕技术普及全国B.井田制下的集体劳作C.曲辕犁进一步完善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二牛抬杠式的耦犁,说明耕作技术的进步,体现了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D选项符合题意。仅从徐州一地无法得出牛

3、耕技术普及全国的结论,排除A选;战国时期井田制已经逐步崩溃,B选项排除;唐朝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3.西汉时,全国铁矿产地共49处,大多集中于黄间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l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这反映了A.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C.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D.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汉到唐,,铁矿数量增加,而且增加的大部分集中于南方,说明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选项B正确;材料未反映出政府对冶铁业的管

4、理,排除A;材料并未对铁矿分布进行对比,其主旨在于体现南方铁矿数量的明显增加,排除C;选项D是现象,排除。4.卫鼎是西周晚期祭祀文物,它记录了周恭王五年正月,裘卫和邦厉君进行土地交易,在有关大臣的主持下,双方立誓,勘定田地疆界,办理交割手续的事项。这说明了西周晚期A.土地出现私有化的趋向B.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C.推行不抑兼并土地政策D.井田制得到发展和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西周晚期”、“出现土地交易和买卖的记录”可知西周晚期出现土地私有化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商鞅变法时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B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封建统治,

5、都会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C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井田制遭到破坏,而不是发展和完善,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西周晚期”“出现土地交易和买卖的记录”。5.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土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由此可见当时A.妇女社会等级相当高B.棉纺织技术十分发达C.“男耕女织”分工取消D.纺织业经济地位重要【答案】D【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从事纺织生产的妇女作为“六职”之一,“妇功”能与“农夫”并列,足以说明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男尊女卑

6、”的观念一直没有改变,不能体现出妇女社会等级高,故A项错误;棉纺织业是宋元时期出现的,故B项排除;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故C项错误。点睛:“妇功”与“国有六职”的称谓,其实是说明了纺织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重要,不可能单指妇女的地位。6.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曾实行“物勒工名(将器物制造者名字刻在器物上)”制,“物勒工名,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请”。这一制度A.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创新B.阻碍了民间手工业发展C.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D.保证了政府对市场垄断【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请”可知,“物勒工名”制强化了工匠的生产责任,故选C。“物勒

7、工名”制不利于技术创新,创新都是在不断试错的基础上形成的,排除A;材料只能反映对从事官营的手工业者的严格管理,无法看出其对民营手工业的影响,排除B;官营手工业是满足官府和贵族的需要,没有进入流通市场,排除D。【点睛】本题以“物勒工名”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学生只需抓住材料“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请”的描述即可迅速作出判断。7.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A.农村小农经济日益解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