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免疫调节.ppt

复习免疫调节.ppt

ID:48402703

大小:2.81 MB

页数:69页

时间:2020-01-19

复习免疫调节.ppt_第1页
复习免疫调节.ppt_第2页
复习免疫调节.ppt_第3页
复习免疫调节.ppt_第4页
复习免疫调节.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免疫调节.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内 容要求考纲要求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Ⅰ高频考点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2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其关系3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和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概念:系统:功能: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特殊保护性生理机能免疫系统监控并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监控、清除功能—防卫功能抵抗病原体攻击,防止患病免疫系统的组成骨髓造血干细胞下图表示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形成多种细胞,要经过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过程B.各类细胞来

2、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c和d在不同的场所发育而成。当再次受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D.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练习答案:C吞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淋巴因子抗体来源:作用:区别:溶菌酶和溶酶体来源:种类:作用:组织细胞产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作用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干扰素:本质-糖蛋白作用-抗病毒抗肿瘤白细胞介素:作用-诱导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

3、杀伤力穿孔素:可对靶细胞打孔,进入靶细胞胞浆,使靶细胞凋亡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对抗体的理解①来源:②化学本质:相关细胞器:抗体属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分布:④条件:只对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起作用;只对内环境中的抗原起作用(在抗原进入细胞后不起作用)⑤作用:⑥别称:浆细胞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抗毒素、凝集素、免疫球蛋白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与特定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凝集素抗毒素巨噬细胞外毒素有些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4、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等)可因抗体的结合而不能被细胞所接受。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蛋白质,抗体的结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沉淀。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的,抗体的结合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11年全国)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这两种物质中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答案】C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概念形

5、成时间作用范围出现时间作用效果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接受抗原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生来就有,人人都有后天获得,因人而异广泛-对多数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局限-一般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较早较晚较弱较强结构基础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例2: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6、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对位训练:例1: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答案D①②④⑤①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②溶菌酶杀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概念形成时间作用范围出现时间作用效果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接受

7、抗原刺激后获得的防御机制生来就有,人人都有后天获得,因人而异广泛-对多数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局限-一般只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较早较晚较弱较强结构基础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吞噬细胞、溶菌酶等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容易混淆的抗原和抗体抗原什么是抗原?抗原的特点:一般具有异物性:“非己”成分,自身的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一般有大分子性:一般认为低分子量化合物(分子量低于5000-10000Da)没有免疫原性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