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doc

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doc

ID:48375962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2-03

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doc_第1页
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994年通货膨胀案例分析一、案例简介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1.经济增长率指标:1991年为8%;1992年为13.2%;1993年为13.4%;1994年为11%;2.通货膨胀率为历史最高: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涨幅高达27.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高达24.1%3.货币投放量:我国1994年的货币投放并未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数量。全年国家贷款余额31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994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约为72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与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1.35%的增幅相差不太大。1992年流通中的货币量比上年增

2、加36.4%;1993年则增加35.3%。两年的增长率均高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幅度之和。它们累积起来的影响滞后到1994年,最终导致零售物价和居民生活费用的上涨。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石油、煤炭等生产资料价格有明显提高。4.投资需求:1985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543亿元,1994年竟达1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率1993年已高达39.7%,1994年达36.5%。呈明显的膨胀。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到1994年末亏损面已超过40%。企业亏损过多,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大,导致赤字。财政赤字越来越严重,政府不是向银行大量透支,就是大量发行国债,无论怎样做,都会促

3、成大量货币发行。二、理论分析本案例涉及到了通货膨胀的特点和其形成的原因。我国的通货膨胀特点是人民币的发行量大于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导致人民币贬值。通货膨胀总是同物价水平上涨联系在一起,尤其在1994年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出。1994年的通货膨胀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①需求拉上。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②成本推动。即由于提高工资或市场垄断力量提高生产要素价格致使生产成本增加而引发通货膨胀。其中,由于提高工资而引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工资推动,由于生产要素价格垄断而导致的生产成本增加又称利润推动。③

4、结构失调。即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④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⑤预期不当。即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过于悲观)而引起更严重的通货膨胀。⑥体制因素。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但是,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三、对通货膨胀提出的建议针对于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现象,我觉得我们可以实行如下方案来解决该问题:①紧缩性财政

5、政策。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谋求预算平衡,降低物价水平。②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例如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③紧缩性收入政策。通过控制工资的增长来控制收入和产品成本的增加,进而控制物价水平。④价格政策,通过一定的手段限制价格垄断,来避免抬高物价。⑤供给政策。通过降低税率,刺激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