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随着“三农”问题主要矛盾的不断演变,“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 3、新中国建立以来,各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 ①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城乡居民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 ② 20世纪80年代——城乡居民和工业化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的矛盾。 ③ 20世纪90年代——满足温饱的农民群众日益增强的改善生活需要与过低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矛盾。 ④ 进入新世纪以来——富足以来的农民群众日益扩张的全面发展需要与滞后的农村公共服务和不均
3、的农民发展机会的矛盾。 4、“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 “三农”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简称。5、造成农民素质不适应的原因 ① 工业化提升、城市化提速的趋势,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 ②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 ③ 促进社会结构优化的要求,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 ④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凸显农民阶层的素质问题。 6、农民收入难增的问题更加突出,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 ② 消费需求快速升级,农产品需求增长困难 ③ 农村贫困状况发生很大变化,贫困农民脱贫难度加大 7
5、新农村具体包括的内容: ① 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② 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学习好帮手......内容。 ③ 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④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10、建立健全以公促
7、征。 12、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关系的范围 ① 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彼此结合、相互交织。 ② 自然再生产的结果与经济再生产的目的一致。 ③ 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 ④ 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起主导作用。 13、农业的地位 ② 农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②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生和赖以独立的基础。 ③ 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14、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含义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改变了人民公社的生产经营方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为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