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335756
大小:90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7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二抢分点三分析散文的句段作用讲义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抢分点三 分析散文的句段作用——紧扣内容与位置紧扣内容与位置分析句段作用对句段作用的分析,需要注意如下两点:1.从思想内容上考虑。联系本句(段)的含意,突出强调了什么内容或揭示了什么意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态度。2.从篇章结构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就是统帅全文、过渡、照应题目、前后呼应等作用。句段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另外有两个特殊点需要注意:一是表达角度,看所给文字在表达上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回答其作用;二是读者的作用,看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作用。这两个角度不常用,可作为答题时的参考。[核心提示]高考对散文结构思路的考查往往以分析句
2、段作用的形式出现。这是因为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是全文行文思路的表现。理解开头段、结尾段、中间段、插入段作用,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情感、结构分析。在分析段落作用题中,开头段的作用、插叙段的作用难度最大,需要认真对待。 【高分技巧】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考点冲刺练突破点一 开头段的作用【高分技巧】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考点冲刺练 文章开头一段“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第1步:审题目,明类型。“文章开头一段”,指明段落
3、在文中的位置,明确考查的是开头段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告诉答题的角度和方法,观照全文,不能仅局限于具体的某一部分。第2步:读文本,看文意。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前半部分叙述了作者前往昆仑山游览的感受,对昆仑的高大巍峨、充满诗意进行了热情的赞美;后半部分写作者到达昆仑山口后发现,这里并没有想象中昆仑山的巍峨与雄浑,更没有神话传说和古代诗歌中的所谓“诗意”,有的只是涤荡心灵、让人灵魂获得升华的“崇高”,索南达杰的崇高。第3步:先结构,再内容。结构上①照应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柴达木的诗意,开头一段是“在柴达木,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明确了柴
4、达木诗意的所在。②引出下文:“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当是昆仑山”,引出下文对昆仑山的描写。内容上①奠定基调:“最具大气磅礴诗意的”是作者对昆仑山的高度赞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②做好铺垫:紧扣“诗意”,下文写了有关昆仑山的传说和故事,古代诗歌中对昆仑的描写,车上诗人对昆仑的感受;紧扣“大气磅礴”,写了昆仑山的高大巍峨,纳赤台的神圣,索南达杰精神的崇高伟大。【高分技巧】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考点冲刺练[规范作答]答案:①从结构上看,照应题目,具体点明诗意的所在;引出下文,写作者对昆仑的感怀;②从内容上看,这段文字概括了昆仑山大气磅礴、富有诗意的特点,抒
5、发了作者对昆仑山的赞美之情和对崇高精神的礼赞。[评分细则]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作答:结构上要答出两点,内容上要体现出昆仑本身的特点和作者情感两个方面。结构上3分;内容上3分。,【类题拓展】阅读《柴达木的诗意(节选)》,分析文章的第③段,作者写有关昆仑山的经典神话和故事;第④段写有关昆仑山的诗歌。这些内容具有怎样的作用?答:答案:①文中引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等传说及古人所写的诗句,照应了上文的“诗意”,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得昆仑山充满了神秘感,突出了昆仑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从而吸引读者。 突破点二 结尾段的作用【高分技巧
6、】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考点冲刺练 文章第⑨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意味悠长,请结合全文简析诗句的作用。(6分)[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第1步:审题目,明类型。“文章第⑨段”,指明问题所在的段落,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意味悠长”,【高分技巧】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考点冲刺练指明这句话的特点;答题时要紧扣两点:分析结尾语句的作用,引用诗句的作用。第2步:读文本,看文意。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满怀深情的回忆自己曾经生活过,逗留过的清河坊。
7、表现了清河坊悠然闲适的特点,表达自己了对清河坊淡如水而又茫然无羁的依恋之情。第3步:先结构,再内容。结构上文章的最后一句。应考虑收束全文,照应前文。内容上诗句本身的含意:“只缘曾系乌篷艇”,指在江上泛舟、在水边系缆;“野水无情亦耐看”,指江水本身没有情感,却因为人的原因,有了回味和欣赏的理由。这正是前文内容的总结,也表达了人对于万物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的观点。[规范作答]答案:①结构上:收束全文。②内容上:以写曾经江上泛舟、水边系缆、水面寂寥也耐看耐寻味,与前文描写的景物与抒发情感形成照应。③主题上:含蓄地表现本文的主题,世上胜迹有了人的足迹、
8、情感、记忆和领悟,才不会只是一道客观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