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作业+检测: 第十二章 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课时作业4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42[双基过关练]1.(多选)夏天,小明同学把自行车轮胎上的气门芯拔出的时候,会觉得从轮胎里喷出的气体凉,如果把轮胎里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则关于气体喷出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减少B.气体的内能不变C.气体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对外做功,温度降低D.气体膨胀时,热量散得太快,使气体温度降低了E.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学基础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气体喷出时,来不及与外界交换热量,发生绝热膨胀,Q=0,对外做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W=ΔE,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则A、C、E正确.答案:ACE2.(
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100%,而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热力学零度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导致的C.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压强的比值E.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2019届高考物理意在考查考生对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热力学零度只能接近而不能达到,A错误;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导致的,B正确;由热力学第一
3、定律ΔU=Q+W知,温度每升高1K,内能增加,但既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C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故D错误;微粒越大,某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受力越容易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显著,E正确.答案:BCE3.(多选)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C.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也不一定能够实现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E.用活塞压缩汽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2.0×105J,若空气向外界
4、放出1.5×105J的热量,则空气内能增加5×104J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等,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能力.布朗运动是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A错误;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越大,B错误;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第二类永动机虽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仍不能实现,选项C正确;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选项E正确.答案:CDE4.(多选)如图所示,汽缸和活塞均绝热,汽缸内部有一个导热性能良好的固定隔板,封闭着两部分气体A和B,2019届高考物理活塞处于平衡状态.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A加热一段时间,后来活
5、塞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气体的分子势能不计,忽略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大气压强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A吸热,内能增加B.气体B吸热,对外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A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气体A和气体B中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E.气体B中的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减少解析:气体A做等容变化,故W=0,根据ΔU=W+Q可知,气体A吸收热量,则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气体A的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选项A、C正确,D错误;因为中间是导热隔板,所以气体B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为压强不变,故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选项B错误;气体B的压强不变
6、,但是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所以气体B中的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减少,选项E正确.答案:ACE5.(多选)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届高考物理A.气体的体积变小B.气体的温度降低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气体的内能增大E.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减少解析:从状态a到状态b,气体的压强不变,气体的温度升高,则气体的体积增大,选项A、B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气体的温度升高,故气体的内能增大,选项D正确;气体的体积增大,对外做功,W<0,气体的内能变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
7、+Q,故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选项C正确;因为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而压强不变,所以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减少,选项E正确.答案:CDE6.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A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A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中水银面在O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O点h1=14cm.后将A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使C中水银面仍在O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