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文档:必修4 第3单元 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最新考纲] 1.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2.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考点1
2、辩证的否定观(对应学生用书第249页)全国卷5年1考命题揭秘导航2014·卷Ⅰ·20,4分本考点以热点材料、成语、俗语、警句、漫画等为背景,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辩证否定观的理解和运用等.复习时,既要通过对比明确两种否定观的区别,又要系统把握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注意关注传统文化继承、各个领域推进创新的热点时政.[识记—基础知识梳理]1、辩证的否定观(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①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
3、展自己.(2)作用:辩证的否定是②联系的环节和③发展的环节.(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④“扬弃”.(4)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1)观点: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借助于⑤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2)特点:或者简单地⑥肯定一切,或者简单地⑦否定一切.提醒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蕴含着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即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全面观点、矛盾观点.解题金手指 本考点的知识,主要考查对辩证否定观具体内容的理解,包括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和剖析各种引言中的内涵指向等.[理解—重点难点探究]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问题导引]很多中国的古语中蕴含着一定
4、的哲学思想,如下列的传统文化中的古语:(1)是就是,不是就不是.(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上述古语中,体现出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分别是哪一句?[提示] 第(1)句体现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第(4)句体现辩证否定观.[规律总结]1、细化区分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的否定是动力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与肯定的关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把否定与肯
5、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发展的中断2、辩证否定与联系、发展的关系(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体现出新事物和旧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联系.(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体现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发展.[应用—对点强化训练]命题点 对比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2017·河北省承德期末)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由柯达的工程师在1975年发明,但柯达管理层没有继续研发并利用数码技术
6、更新传统业务,而是想竭力保住自己在传统胶卷业务的长期垄断地位.后来,正是在数码技术的冲击下,柯达最终破产.柯达的教训告诉我们( )【导学号:97300180】①实现对自身的否定需要树立创新意识②要敢于挑战传统,破除已有思想观念③事物只有在辩证否定中才会不断发展④外部矛盾是实现自身否定的最大障碍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A [并非所有的已有思想观念都要破除,故②错误;自身否定过程中更大的障碍应该是内部矛盾,故④错误;柯达的教训就是没有通过创新而不断向前发展,固守原来成果而不能进行辩证否定,故①③正确.]考点2
7、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对应学生用书第250页)全国卷
8、5年5考命题揭秘导航2017·卷Ⅱ·22,4分2017·卷Ⅱ·40(1)(3),12分2017·卷Ⅲ·20,4分2016·卷Ⅱ·21,4分2013·卷Ⅰ·23,4分本考点主要结合具体材料或背景,考查对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的理解;选择题和主观题兼顾.复习时,在把握自身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要注意其与辩证否定观、发展、社会改革等知识的联系,密切关注我国各项创新的实施和成果.[识记—基础知识梳理]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依据:世界是永不停息地①变化发展的.(2)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形式都是从
9、它的②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③批判的、④革命的和⑤创新的.(3)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提醒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2、创新的社会作用(1)推动社会⑥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