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五首《观沧海》同步练习(无答案)语文版

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五首《观沧海》同步练习(无答案)语文版

ID:48323391

大小:109.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9

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五首《观沧海》同步练习(无答案)语文版_第1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五首《观沧海》同步练习(无答案)语文版_第2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五首《观沧海》同步练习(无答案)语文版_第3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五首《观沧海》同步练习(无答案)语文版_第4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五首《观沧海》同步练习(无答案)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古诗五首《观沧海》同步练习(无答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沧海》同步练习1.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2. 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 按要求原诗句中的语句:(1)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3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4. 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5. 这首诗的主旨是:学习指导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明确:。2

2、.理解内容。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和来此的。“临”作“”讲。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么内容了?回答:。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回答:到“”为止。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明确:“”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展开。下面两句“”,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

3、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心。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明确: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主旨:描绘了景象,抒发了诗人的伟大抱负。3、欣赏诗歌(1)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

4、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人的,抒发了的宏伟抱负。(2)赏析诗歌结构(“观”字)和动静结合的写法。6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动的,哪些是静的?全诗以“”字统领全篇。——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4.分析韵律。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志”等字,可见押的是“”韵。练习题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1.东临碣石临:________2.水何澹澹何:________澹澹:________3.山

5、岛耸峙耸:________峙:________4.星汉灿烂星汉:________5.幸甚至哉幸:________至:________二.阅读理解,完成下列练习题。(1)从诗的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_______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家,家,诗人 。 (3)诗中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可见其博大的胸襟。(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阅读指导与练习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继续写船上所见,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

7、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主旨:借停舟北固山下所见,抒发了之情,给人以积极、乐观的艺术享受。练习题:  1、这是朝诗人的代表;体例上属于_____诗,内容上属于_____之作。  2、解择加点词语。6  ①次北固山下次:  ②客路青山外客路:      ③乡书何处达 乡书:  3、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

8、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答:  4、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  答:  5、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  答:  6、翻译:乡书何处达,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