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

ID:48316541

大小:10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02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1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2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3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4页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克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2、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嫁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3、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

2、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4、《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5、1916年,在全国产业工人中男工约有39万,女工约有24万,其中仅江

3、苏、广东、山东、安徽、浙江五省女工就达20余万人。据此推断,上述五省A、城市化进程加快B、妇女地位显著提高C、轻工业相对发达D、政府鼓励女性就业6、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修改党章的报告中特别提出,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必须在各个地方注意培养熟悉当地的情况、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本地干部。这些论述的提出是由于A、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已经完成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C、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在全国展开D、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即将在全国展开7、“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工程,史称“156项工程”。该工程涉及钢铁、煤炭

4、、冶炼、发电、造船等众多工业领域。它的实施A、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B、造成了对苏联技术长期依赖-10-C、影响了此后中国工业化体制D、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8、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9、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

5、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C、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对联是一面折射生活的多棱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是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感谢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11、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

6、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12、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夏津县志》云“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婚姻自由蔚然成风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D.西式婚礼成为时尚13、《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

7、表明当时上海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10-14、近代上海人的衣着出行有了巨大变化“几至无人不绸,无人不缎”,“不分贵贱,出必乘舆”。据此我们可知A.近代上海人打破了以往在消费领域中的等级尊卑观念B.近代上海人已无贵贱之分C.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习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近代上海人生活富足15、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

8、西习俗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