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

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

ID:48295077

大小:22.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1-17

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_第1页
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_第2页
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_第3页
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易错题汇总概念理解不清楚(一)计算题500÷25×434-16+14=500÷(25×4)=34—30=500÷100=4=5【错误率】46.43%;35.71%;【错题原因分析】学生在学了简便运算定律后但还不太理解的基础上,就乱套用定律,一看到题目,受数字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在这两题中是否可行。例如第1题学生就先算了25×4等于100;第2题先算16+14等于30;从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在乘除混合运算或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强

2、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a仔细观察题目;b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并会说运算顺序。(3)在理解运算定律及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对应练习题】14.4-4.4÷0.5;7.5÷1.25×8;36.4-7.2+2.8。(二)判断题1.3/100吨=3%吨⋯⋯⋯⋯⋯(√)【错误率】71.43%【错题原因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而学生正是由于对百分数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所以导致这题判断错误。【错题解决对策】(1

3、)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找一找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错误率】64.29%【错题原因分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学生主要是对角的概念没有正确理解。还有个原因是审题不仔细,没有深入思考。看到有两条射线就以为可以组成一个角,而没有考虑到顶点!【错题解决策略】(1)根据题意举出反例,让学生知道组成一个角还有一个必不可少条件是有顶点。(2)回忆角的概念。强调要组成一个角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一个顶点、两条射线。(3)教育学生做题前要仔细

4、审题,无论是简单的还是难的题目都要深入多加思考,绝不能掉以轻心。(三)填空题1.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1:3);体积比是(1:5或1:9)。【错误率】42.86%;35.71%。4【错题原因分析】这题是《比的应用》部分的内容。目的是考查学生根据正方体的棱长比求表面积和体积的比。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是关键。学生有的是因为对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忘记了,有的是因为对比的意义不理解,认为表面积比和棱长比相同,所以导致做错。【错题解决策略】(1)巩固理解比的意义及求比的方法。(2)明确正方体的表面积

5、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结合类似的题型加以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比的应用。【对应练习题】大圆半径和小圆半径比是3:2,大圆和小圆直径比是(3:2);大圆和小圆周长比是(3:2);大圆和小圆的面积比是(9:4)。2.圆柱的高一定,它的底面半径和体积成(正)比例。【错误率】78.57%【错题原因分析】这题是《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内容。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不会判断。也有的是因为他们把两个变量——底面半径和体积误看成是底面积和体积了,而导致这题做错。【错题解决策略】(1)明确比例的意义及判断方法。两种相关联的量

6、,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2)让生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根据题意找出高一定的情况下底面半径与体积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从而明确它们的比例关系。(3)结合类似的题目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对应练习题】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3.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10)%。【错误率】71.43%【错题原因分析】一些学生是因为对“含盐率”这一概念的不理解,所以不知该如何计算,而导致做错。一些学生比较粗心,题目当

7、中的10克盐和100克水这样的数字也很容易使那些粗心的学生马上得出10%这样的错误答案。【错题解决策略】(1)理解含盐率的意义。并结合合格率、成活率等类似概念进一步理解。(2)结合求含糖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类似题目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3)教育学生做题前要养成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的习惯。【对应练习题】植树节那天,五年级共植树104棵,其中有8棵没有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是(92.31%)。4.甲班人数比乙班多2/5,乙班人数比甲班少(2/5或3/5)。【错误率】60.71%;【错题原因分析】学生把表示具体量25与表示倍数的25在意义上混同了。认为甲

8、班人数比乙班人数多2/5就是乙班人数比甲班少2/5。对于数量与倍数不能区分。而且一会儿把甲班人数当成单位“1”,一会儿把乙班人数当成单位“1”,概念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