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

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

ID:48270886

大小:95.2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2-03

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_第1页
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_第2页
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_第3页
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_第4页
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七年级音乐牧歌教案    导语:牧歌牧歌是民歌的一个类别,流行于我国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内容多表现放牧生活、爱情生活、赞美家乡、歌唱牛羊等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七年级音乐《牧歌》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对象:七年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地点:音乐教室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二、教学重难

2、点    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那你都知道些民族呢    生:56个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等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师:感觉样?(学生自由说)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无论你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

3、术享受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    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粗略的了解也为后面欣赏活动想象力的发挥作好铺垫积累物质基础    2、欣

4、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1)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2)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在合唱的各种形式中有一种完全不使用伴奏乐器的纯人声合唱形式称为无伴奏合唱    (3)学生认真聆听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独唱《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谈一谈又有什么感受(相同点:主旋律基本相同表达的情绪、速度、节奏都差不多不同点:演唱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歌词也不同优美、抒情、安静、草原、牧人、热爱草原等)    师总结:这是作曲家瞿希贤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而成的无伴奏合唱曲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

5、使音乐的内涵更加充实意境得到升华使这首优美的民歌形像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    设计意图: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学习的自主性和有目的性增强因此此时的提问不局限思路让学生摆脱问题的束缚自由欣    赏自由想象通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蒙古长调的特点生动直观、加深印象    3、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分析讨论作品特点、结构进一步感受音乐美    (1)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    A、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的师引导学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

6、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B、这首合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尾声部分)    (2)分段欣赏每个乐段表达了什么内涵    力度意境出现的声部与音色特点    引子部分:pp草原由近到远女低:饱满柔美舒    男低:浑厚结实缓    第一乐段:f草原的辽阔宽广女高:明亮华丽    第二部分:mf草原的连绵起伏男高:高亢明亮悠第三部分:f歌唱草原赞美生活四个声部长    尾声部分:ppp意犹未尽余音绕梁女高领唱    (3)同学们两首牧歌对比起来你更喜欢一首呢为什么    生:无伴奏合唱因为更能显示出草原的宽广音

7、色空旷优美!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分散发言对关于作品特点的分析做个简单小结以对作品有个整体性的了解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然后再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对作品特别是对“无伴奏合唱”这一独具特色的声乐演唱形式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学生实践与才艺展示    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现在老师伴随《牧歌》音乐给大家跳一段蒙古舞蹈样    设计意图:经过老师的带动使课堂气氛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