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术语(一).doc

中国古建筑术语(一).doc

ID:48266657

大小:8.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1-19

中国古建筑术语(一).doc_第1页
中国古建筑术语(一).doc_第2页
中国古建筑术语(一).doc_第3页
中国古建筑术语(一).doc_第4页
中国古建筑术语(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建筑术语(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顺一丁: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每层砖以一横一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一品书散水: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一封出散水”。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周缘。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散水的宽窄,—般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清式大木作斗拱名称点用于廊子、亭子檐枋之上或宫殿、宫门脊枋之上。斗拱不出踩,主要起隔架和装饰作用十八斗: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托翅昂与单材瓜供或厢拱相交的斗,斗的顺身开口,放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厢拱,横向做袖口.袖口宽0.8斗口,深o.1斗口;十八斗

2、1.8斗口定长,1.46斗口定深.1.0斗口定高。明代早期斗底常做银锭榫,明末清初多做暗销,还有一种即没有榫也没有暗销。丁袱: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位于四阿殿顶和九脊殿顶山面.是承托山面与前后瓦坡相汇处的必需构件,在结构上起承托山面屋架荷载的作用。梁的一头搭在山面铺作或檐住之上,而另一头则搭在横梁之上.并与横梁垂直成“丁”字形,故名。《清式营造则例》中称顺爬梁。七踩斗拱: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

3、。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三砖五瓦: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五瓦”即五层瓦条子。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正脊则要由“三砖”和“五瓦”八层组成。庆殿、硬山正脊常用此种做法。三踩斗拱:清式斗拱名称。即里外各出一拽架的斗拱。作法上可用单翘或单昂、蚂蚱头后带麻叶头,设有六分头、菊花头、里外厢供各一个。在殿堂或亭阁柱间有隔架及装饰作用。三踩交麻叶斗供:清式斗拱组合名称。主要用于琉璃照壁、琉璃花门、琉璃阁、琉璃焚帛炉等建筑,起支承出檐的作用。

4、完全仿照木制斗拱的形状烧制而成.是由若干件组成,可拆卸成拱、昂、翘、麻叶头等分件.每个分件三至四个露明面满着釉色。万拱:清式斗拱构件名称,宋法式称“慢拱”其中位于位于坐斗两侧的第二层横拱又叫“正心万拱”(《宋式》称“泥道慢拱),位于翘头或昂头上第二层横拱称“单材万拱”或“里(外)拽万拱”(《宋式》称“瓜仔慢拱”最长9。2斗口,拱头卷杀分三瓣(清式)。万拱或慢供也统称为蔓供。上昂:古建筑宋式斗拱构件名称。宋《营造法式》将斗拱组合中的主要部件昂分为二类,即下昂与上昂。从功能上看、上昂的作用与下昂相反*它是专门应用于殿身槽内里跳及平座外檐外跳。适应于在较短的出跳距离内.有效地提高铺作总高度*籍

5、以创造—定内部空间的特殊构造。从外观看,上昂是一根’昂头外出,昂身斜收向里,并通过柱心”的木枋,其断面高宽一般相当于一单材。昂下供材用偷心重拱造,昂底并用靴楔承托。按照《营造法式》规定,上昂昂脚应立于下跳拱心之上,因此,上昂适用于五铺作五铺作以上斗供组合之小。上昂构造实物遗存很少,江苏45直保圣寺大殿、苏州玄妙观3清殿(南宋)都是其早期的珍贵实例,元代建筑中仍然偶有使用,明清斗供后尾则仅存上昂遗痕。天井:①墀头看面正身墙上端部至大连檐里皮之空距,即全部梢子出檐所占的部位。②四合院的十字甬路的牙子外口至散水牙子外口之间的空距天沟:出现在两座建筑并列相交的屋面上。两座屋面相交时,前面建筑后坡

6、与后面建筑前坡交汇处。两坡雨水也汇于此。为将雨水排走、需在这个部位做出通道,即所谓天沟。为使排水流畅,应作出3%的坡度*响两端逐渐倾斜,而两坡瓦垄也就沿着天沟越高越向后退缩,显后形成1个“枣核形”,故称“枣核形天沟”。五花山墙:悬山式建筑山墙常见的一种组砌形式。《清式营造则例》:“悬山山墙k部随排山各层梁及瓜柱之阶梯形结构。”山墙沿校和瓜往砌成阶梯形,每级之上沿抡之下皮做签尖.总数为“五”,故称五花山治。五花山墙无盘头、山尖,其结构比硬山简单,厚度与硬山山路大体相同。飞昂:宋式斗拱组合构件名称。据宋《营造法式》:“飞昂:其名有五。一曰,二曰飞昂,三曰英昂,四曰斜角.五曰下昂。”今通称为“

7、昂”。昂的发生.其最早根源被认为是半穴居和干阑棚架的长椽.商周时的大叉手被看作它的雏形。东汉汉赋中已可见到“昂”的名称,汉代建筑考古资料说明,最迟在东汉时昂已组合在斗拱中。从结构上看,昂是斗供组合中前后斜置,两端承载.起杠杆作用的木枋材。按《营造法式》所载,飞昂可分为“下昂”与“上昂”两大类。其中上昂仅适用于殿身槽内里跳及平座外檐外跳.实物罕见,应用小多,其作用是在较短的山跳距离内,有效地提高铺作总高度。藉以创造一定的室内空间。下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