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辐射换热-2007.ppt

第6章-辐射换热-2007.ppt

ID:48234737

大小:1.22 MB

页数:72页

时间:2020-01-18

第6章-辐射换热-2007.ppt_第1页
第6章-辐射换热-2007.ppt_第2页
第6章-辐射换热-2007.ppt_第3页
第6章-辐射换热-2007.ppt_第4页
第6章-辐射换热-2007.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章-辐射换热-2007.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热辐射基础§6-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6-2黑体辐射和吸收的基本性质§6-3实际物体的辐射和吸收§6-1热辐射的基本概念热辐射在机理上与导热、对流有根本的不同。导热与对流是由于物质微观粒子的热运量和物体的宏观运动所造成的能量转移。热辐射是由于物质的电磁运动所引起的能量的传递。辐射是电磁波传递能量的现象。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从长达数百米的无线电波到小于10-14米的宇宙射线。由于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辐射称为热辐射。电磁辐射波谱在工业上所遇到的温度范围内(2000K以下),最感兴趣的是波长约从0.38μm到0.7

2、6μm的可见光和波长从可见光谱的红端之外延伸到1000μm的红外线。有时以波长25μm为界,又将红外线区分为近红外区和远红外区。只要物体的温度高于0K,物体总是不断地把热能变化辐射能,向外发出热辐射。同时,物体也不断地吸收周围物体投射到它上面的热辐射,并把吸收的辐射能重新转变成热能。辐射换热就是指物体之间相互辐射和吸收的总效果。一个物体如果与另一个物体相互能够看得见,那么它们之间就会发生辐射热交换。当热辐射的能量投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发生吸收、反射和穿透现象。若外界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总能量为Q,一部分Q被物体吸收,

3、一部分Q被物体反射,一部分Q穿透物体。按能量守恒定律有:QQQQ或各部分百分数Q/Q、Q/Q、Q/Q分别称为该物体对投入辐射的吸收比、反射比和透射比,记为、和。于是实际上,当辐射能进入固体或液体表面后,在一个极短的距离内就吸收完了。故对于固体和液体有因而对固体和液体,吸收能力大的物体其反射本领就小。由于热射线不能穿过固体和液体,于是可以把它们的吸收和反射视为一个表面过程,它们自身辐射也应在表面完成。因此,固体和液体上的热辐射是表面辐射。辐射能投射到气体上时,情况与投射到固体或液体上不同。气体对辐

4、射能几乎没有反射能力,可认为反射比,=0,故有+τ=1气体对热射线的吸收和穿透是在空间中进行的,其自身的辐射也是在空间中完成的。因此,气体的热辐射是容积辐射。由于不同物体的吸收比、反射比和透射比因具体条件不同差别很大,给热辐射的计算带来很大困难。为了使问题简化,我们定义了一些理想物体。对于透射比τ=1的物体称为透明体。反射比ρ=1物体称为白体(具有漫反射的表面)或镜体(具有镜反射的表面)。物体表面是漫反射还是镜反射,这要取决于物体表面相对于辐射波长的表面粗糙程度。当表面的不平整尺寸小于投入辐射的波长时,形成镜面反

5、射,此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高度磨光的金属板会形成镜面反射。当表面的不平整尺寸大于投入辐射的波长时形成漫反射。这时从某一方向投射到物体表面上的辐射向空间各方向反射出去。121=2吸收比=1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尽管自然界并不存在黑体,用人工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十分接近于黑体的模型。选用吸收比小于1的材料制造一个空腔,并在空腔壁面上开一个小孔,再设法使空腔壁面保持均匀的温度。这时空腔上的小孔就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若小孔占内壁面积小于0.6%,当内壁吸收比为0.6时,小孔的吸收比可大于0.996。黑体将所有

6、投射在它上面的一切波长和所有方向上的辐射能全部吸收,在所有物体之中,它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最强。§6-2黑体辐射和吸收的基本性质1辐射力①总辐射力辐射力也称全色辐射力,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辐射面积向半球空间辐射出去的一切波长的辐射能量。E为辐射力,其单位为W/m2;dQ为微元面积dA向半球空间辐射出去的总辐射能。②单色辐射力单色辐射力被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辐射面积向半球空间辐射出去的某一波长范围的辐射能量,用来描述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特征。Eλ为物体表面的单色辐射力;dQλ为微元面积dA向半球空间辐射出去的某一波长的辐射能

7、;λ为热射线的波长,单位为μm。辐射力和单色辐射力之间的关系:③方向辐射力方向辐射力是定义来描述物体表面辐射能量在半球空间中的分布特征,其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辐射面积向半球空间中某一个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量。dω为微元立体角立体角是用来衡量空间中的面相对于某一点所张开的空间角度的大小,如图所示,其定义为:df为空间中的微元面积,r为该面积与发射点之间的距离。dAdAdAdfrdφdQdQλ(a)微元表面总辐射(b)微元表面单色辐射(c)微元表面方向辐射在球坐标系中,如图所示,按几何关系有其单位为W/

8、(m2Sr),Sr为球面度,是立体角的单位。dθdφdfφθn球坐标系中的立体角r由于半球面积为2πr2,故半球面对球心所张开的立体角ω=2π[Sr]。④辐射强度由于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所能看见的辐射面积是变化的,也就是随着Ø角的增大,辐射面积在该方向上的可见面积(投影面积)就越小。dAcosφdAφndω辐射强度的定义图定义辐射强度,用以表示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