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4).ppt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4).ppt

ID:48232929

大小:2.25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1-18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4).ppt_第1页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4).ppt_第2页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4).ppt_第3页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4).ppt_第4页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4).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纺织材料学第四章_化学纤维(4).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合成纤维2第四节合成纤维合成纤维(syntheticfiber):由低分子物质经化学合成为高分子聚合物,再经纺丝而成的纤维。一、合成纤维的种类(一)按分子结构分1、碳链合成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2、杂链合成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等[CH2-CH]nCH3[CH2-CH]nCN[NH-(CH2)5CO]n(二)按纤维的纵向形态分长丝、短纤维(三)按截面形态分异形纤维、复合纤维(四)按加工和性能特点分普通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纤维二、聚酰胺纤维--锦纶(nylon6,PA6,结实耐磨)大分子链上有酰胺键-(CONH)-。1.概况1935年,杜邦公司

2、首次合成了聚酰胺纤维(尼龙66),并于1938年开始工业化生产。同年,德国化学家P.Schlack制成了尼龙6,并于1941年实现工业化生产。我国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为锦纶。锦纶也称耐纶、尼龙、卡普隆。5一种单体缩聚而成,单体含有一个端氨基和一个端羧基。用单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来命名。锦纶6:锦纶66:[NH-(CH2)5CO]n[NH(CH2)6-NHCO-(CH2)4CO]n两种单体缩聚而成,一种单体含有两个端氨基,另一种含有两个端羧基。命名:前一数字表示二元胺的碳原子数,后一数字表示二元酸的碳原子数。普通锦纶纵、横向形态2.形态锦纶由熔体纺丝制成,截面近似圆形

3、,纵向无特殊结构。根据纺丝孔的形状可制成异形锦纶:异形锦纶纵、横向形态73.性质(1)密度较小,1.14g/cm3,服装制品穿着轻便,且有良好的防水防风性能。(2)热学性质耐热性差,随温度的升高强力下降,收缩率增大。安全使用温度:低于93℃(PA6),低于130℃(锦纶66)。8(3)机械性质强伸性:强度是普通纤维中最大的,手指粗的一根丝可吊起一辆大卡车;断裂伸长率较高;回弹性:在普通纤维中最好,拉伸3%完全回复,拉伸10%回复90%(涤纶67%,粘胶32%)。耐磨性:六大纶中最好(棉的10倍,羊毛的20倍),可做袜子、刷子。初始模量:初始模量低,故手感柔软,但织

4、物保形性差。9(4)耐光性耐光性差(端基对光、热、氧敏感),久晒变黄,强度下降。日晒16周后强度有光锦纶下降23%,无光锦纶下降50%。有光锦纶:光泽强,发亮,长丝一般是有光的。无光锦纶:添加消光剂(二氧化钛),减少或消除过强的光泽。10(5)吸湿染色性因大分子链上含有亲水基团,具有中等的回潮率,(在合纤中位居第二,回潮率4.5%),染色性能好。(6)化学性质耐碱性优良但不耐酸。114、锦纶的应用服装:袜子、羽绒服面料等产业用:轮胎帘子线、鱼网、运输带。12三、聚酯纤维(涤纶polyester,PET)--挺括不皱(一)概况涤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

5、,英国的商品名为Terylene,美国商品名为Dacron。涤纶是合成纤维的一大类属和主要品种,其产量居所有化学纤维之首。涤纶的发展最快,可仿各种天然纤维。13普通涤纶纵、横向形态14(二)制造1.纺丝液的制备切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干燥→加热熔融2.纺丝和后加工短纤维初生丝(空气固化)→集束→拉伸(4-4.5倍,取向度↑)→热定形(消除内应力)→卷曲→切断长丝:初生丝→拉伸→定形→加捻(或变形)→打包15(三)涤纶的分子结构特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polyester,PET。线性分子链,没有大的侧基和支链,故涤纶大分子间相互结合紧密。16(四)性质1、吸

6、湿染色性分子中几乎没有亲水基团,结晶度高,因此吸湿性差(W=0.4%):染色困难;湿、干态性质接近;易洗快干;紧密织物穿着闷热。2、热学性质耐热性好,150度处理1000h强度下降50%,其它普通纤维200~300h完全破坏。173、机械性质(1)强度和伸长强度高伸长大,干湿强度相当。根据工艺条件可生产出:高强低伸型、低强高伸型、中强中伸型。(2)弹性和耐磨性苯环的存在,使弹性好于其它合成纤维,与羊毛接近,因此织物挺括抗皱,尺寸稳定。耐磨性仅次于锦纶。184、洗可穿性洗可穿性好体现在:易洗、快干、免烫。涤纶织物吸湿率性低、不易变形、弹性回复率高,因此洗可穿性好。5

7、、化学性质对无机酸和有机酸都较稳定,70%的硫酸处理72小时,强度基本不变。用酸处理涤棉包芯纱可制成涤棉烂花织物。耐弱碱不耐强碱。热碱使大分子水解,纤维水解由表及里,一层层剥落,用于仿丝绸加工(即碱减量处理)。19碱减量处理:在较高的温度下利用浓碱腐蚀涤纶表面,纤维细度变细,织物重量减轻(失重20%~25%),光泽柔和,重量减轻,从而形成真丝绸的外观和手感的工艺过程。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常用的有机溶剂稳定。6、起毛起球现象纤维抱合力差,易从短纤维织物中抽出,摩擦成球后,因涤纶强度大而难以脱落,故织物起球现像严重。207、静电现象吸湿性差,易积聚静电荷,易吸灰。8、其

8、他性质燃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