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205135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创新设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爱莲说》创新设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独特的“导入”我一向重视课文教学的“导入”环节,为什么?语文教学面对的一大问题,是学生不感兴趣,尤其是非重点学校的学生。重点学校的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烈,学习习惯好,自控能力也强,也许不需老师特别考虑培养兴趣和动机的问题。但非重点学校就不是这样了,那里的学生都是被重点学校刷下来的,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情绪,动机、兴趣、学习习惯、自控能力都存在各种问题,又普遍讨厌语文……需要语文老师们“哄”着他们学习。“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张孝纯先生的伟大之处,就是在实验刚开始的时候就确立
2、了一个原则——立足非重点学校。他要使“大语文教育”实验面向大面积的普通学校,使实验的经验有向各种学校推广的可能。所以他从省重点中学调到非重点中学——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大语文教育”实验研究始终在非重点学校进行。这意味着,实验的难度要大大提高,参加实验的教师不但要甘于吃苦,还要忍受比重点学校低得多的经济待遇和社会评价。二十多年来,我们在非重点学校吃了不少亏,但是在教学艺术的提高方面我们也沾了“光”——恶劣的环境、较差的生源更能逼着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以笔者为例,这种生源和环境使我比重点学校的老师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更重视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兴趣和强化动机——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哄”
3、着学生学习,而且在这方面探索出一套方法。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功底,主要不是表现在传授知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所以谈这一课到创新设计时,我先谈谈自己的导入方法——怎样“哄”学生学习,怎样“激发、唤醒和鼓舞”。1.用自己“行万里路”的经历导入我向学生介绍,张老师游览济南大明湖,正逢举办济南市第19届荷花艺术节,大门口挂着醒目的横幅(提供图片)。注意,已经举办19届了,大概是每年举办一届——荷花真受重视啊!大明湖内竟然还有一个“藕神祠”,供奉荷
4、花女神(图片)——荷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地位好高啊,竟然还有专职的女神!2.网上有许多荷花摄影艺术作品——欣赏图片十余幅,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生花妙笔、含露乍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独醒、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3.互联网上竟然还有几个“荷花网”,其中有摄影,有书画(点击进入)。为什么人们这样喜爱莲花?由此引出《古人笔下的“莲”》: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的产生,与一篇文章有关——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
5、》,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这样的导入需要占用一些教学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环节上耽误的时间,你完全可以在其他环节上补回来。实践证明的确是这样,这一课,学生始终怀着强烈的兴趣学习。不仅如此,久而久之,学生喜欢语文老师了,喜欢语文课了,肯用功了,不怕吃苦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这不是老师的最大收获吗?二,运用“师生换位法”预习所谓“师生换位法”,就是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怎么换?请先看教学实录:师:有个小品,郭冬临演的,叫“父与子”,看过没有?生:看过,老子当
6、儿子,儿子当老子……师:讽刺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不重视家庭教育……不去开家长会……酗酒……师 总之,是讽刺一个不合格的父亲。今天,咱们也玩一玩换位——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生:噢——(欢呼)师:采用“师生换位”,是想让你们当一当主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学习。这可很能培养能力的呀!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老师”了,我就是“学生”了——大学生,小老师。请“老师”们开始“备课”(笑)。“备”什么?就是先把课文弄通,还得准备应付“学生”的提问。我这个“学生”可是有点傻傻的,笨笨的,还有点刁刁的。(笑)生:可不可以商量?师:不但可以商量,而且提倡商量。我问的问题主要在这里边
7、——印发“备课提纲”: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2.注音:颐蕃淤濯涟亵鲜噫3.解释加点的词语:爱莲说 可爱者甚蕃 自李唐来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 花之君子 陶后鲜有闻 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4.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可远观而不可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