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

ID:48191961

大小:231.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1-15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5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6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7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8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9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经济增长理论1.了解西方关于经济增长的一般知识;2.认识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第六章经济增长理论本章重点:1.了解西方关于经济增长的一般知识;2.认识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一、经济增长理论一般:1.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增长一般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这里的产量既是指宏观经济的总产出水平,也可以是人均产量。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的调整的

2、基础上”。库兹涅茨下的经济增长的定义包含了三方面含义:一是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生产能力(即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上(亦指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二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三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意识的相应的调整上(即建立在相应的制度创新基础上)。2.经济增长的衡量:经济增长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其公式为:Gt=(Yt–Yt-1)/Yt-1其中Gt为t期经济增长率,Yt为t期总产量,Yt-1为上一期总产量.3.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增长六个方面的特征:a.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b.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其

3、它要素生产率的提高);c.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农业向非农业,工业向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转移);d.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变化(如城市化,教育与宗教分离等);e.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包括发达国家向世界其它地方延伸,使世界都卷入增长之内,形成一个统一体);f.世界上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包括占世界大多数人口的国家经济增长远低于现代技术潜力可达到的最低水平,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等)。库氏提出的这六个特征中,前两个是总量变化特征,中间两个是结构转变特征,后两个是增长向世界扩展表现出的特征;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不

4、少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主要是指一定时期产量的增长;而经济发展则是指一定时期包括产量增长在内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包括一国国民生活质量的堤高,社会制度与结构的优化,文化科学水平的进步,技术水平提高和环境的改善等。5.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衡量最主要是产量增加,它可拟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Y=AF(K.L)其中:Y是总产量,A代表技术,F表示产量与生产要素的函数关系,K是资本,L是劳动。从增长率角度,可将上式写成:Gy=GA+αGK+βGL其中Gy是产量增长率,GA是技术进步增长率,GK是资本增长率,GL是劳

5、动增长率;α、β为参数,分别指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的弹性。可见,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资本和技术。(1)索洛对经济因素的分析:美国经济学家索洛(1987年因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两方面:一是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二是技术的进步,表现为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他提出的经济增长公式(模型)为:Gy=dY/Y=+α(dK/K)+β(dL/L)+dA/A其中:dY/Y为产出增长率,dK/K为资本增长率,dL/L为劳动增长率。α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即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β为劳动产出系数即劳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如

6、果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则:α+β=1经济增长公式也可为:dY/Y=α(dK/K)+(1-α)(dL/L)+dA/A索洛运用上述公式对美国1909—1940年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2.9%,其中由资本增加引起的增长率为0.32%;由劳动增加引起的增长率为1.09%;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增长率为1.49%。在整个2.9%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最大,为51%;劳动增加的贡献率为38%,而资本增长的贡献率仅为11%。由此索洛得出的结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因素中,技术进步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2)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美国

7、经济学家丹尼森在上世纪60年代曾受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委托,对美国20世纪来的经济增长作了详尽分析。他同样也把经济增长因素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两类。不同的是,他又在此基础上把经济增卡的具体因素归结为七个方面。其中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方面,包括劳动就业人数及年龄性别构成,工作时数,就业人员教育程度,资本存量规模;生产要素生产率方面,包括知识进步,资源配置改善,规模经济等。丹尼森对美国1929—1969年GNP增长考察得出:按人平均年增长率为3.41%,其中要素投入量带来的增长率为1.82%;要素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增长率为1.59%。也就是全部3.41%

8、的增长率中要素投入量增加的贡献占53.4%,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