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158279
大小:42.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3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演奏跳月歌教案1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跳月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彝族的民俗风情,并积极参与表现活动。2.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舞蹈节奏,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教学重、难点1.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2.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节拍相一致。教材分析《跳月歌》是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阿细人之中的一首舞歌。每到节日盛事或农闲的月夜,阿细人在山谷空旷的草坪上或松林中,点起一堆堆篝火,并围在旁边踏着特别的5/8拍舞步,尽情唱歌,阿细人的月光聚会就被称作“跳月”。曲调多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采用5/8节拍。全曲以第
2、一小节为主题,每个乐句只有细小的变化。旋律活泼、跳跃、生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提问: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学生回答。2.教师介绍乐曲相关内容(1)教师:今天我们将随着音乐去走访少数民族。(出示彝族人民生活图片)你们认识这是哪个少数民族吗?学生回答。(2)介绍彝族的风土人情:彝族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有十几个支系。阿细是居住在云南弥勒县西山镇可邑村的彝族支系。火把节是彝族(西南少数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传说动画)(3)介绍“跳月”的故事:跳月是彝阿细人
3、的一种歌舞形式。他们常常聚集在空旷的草坪上和树林里举行民族传统舞会。参加舞会的大都是男女青年,手持高、低音笛,大小三弦等乐器,边演奏边跳舞.在跳到兴高采烈之时,还常常唱起跳月歌。二、欣赏乐曲1.初次聆听音乐《跳月歌》,边听边思考:音乐声中,你来到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情景?生:音乐欢快、热烈,使人联想到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跳月”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教师介绍“跳月”: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种歌舞形式。他们常常聚集在空旷的草坪上和树林里举行民族传统舞会。参加舞会的大都是男女青年,手持高、低音笛,大
4、小三弦等乐器,边演奏边跳舞。在跳到兴高采烈之时,还常常唱起跳月歌。据说“跳月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呢。传说在很早的时候,阿细人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山火,大火烧了九天九夜,阿细人打了九天九夜还打不灭火,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就不断地换着脚,或单只跳着打,后来大火终于扑灭了。为了庆祝胜利,大家吹笛子、弹起三弦、拍着巴掌、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舞。那笛子的声音,意思是“快点来啊快点来!”三弦的声音意思是:“前进!前进!”“打火!打火!”对这种舞蹈,阿细只简单地说:“跳”。“跳月歌”是汉人看了以后给起的名字,以后便慢慢
5、流传开了。是不是挺有意思的,那就让我们再仔细听一听吧。2.再次聆听《跳月歌》。你能哼唱出乐曲中重复最多的一句旋律吗?教师指导学生学唱主题旋律句,并拍打节奏感受乐曲特点。指导学生在主题乐句结尾处加拍手两下或加衬词呐喊声,以便为下面的舞蹈动作做准备。3.学生拍打节奏感受乐曲特点。再次聆听全曲,教师指导学生在主题乐句结尾处加拍手两下或加衬词呐喊声,以便为下面的舞蹈动作做准备。4.这是一首民乐合奏曲,主题旋律在不断反复,而演奏的乐器经常在变换。(播放《跳月歌》动画)你能听出乐曲都用了哪些乐器吗?教师指导学生了解三弦。(三弦
6、简介)5.师:乐曲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你联想到什么?生:联想到不同的舞蹈场景、不同的舞姿、不同年龄的人……6.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跳月歌》舞蹈创编视频)动作要领: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蹬脚的同时击掌两次并喊嘿嘿。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蹬脚的同时击掌两次并喊嘿嘿。7.随音乐与老师一起舞蹈,或分小组表演不同场景的舞蹈。三、拓展学习1.欣赏《跳月歌》(吕薇演唱),了解同一音乐作品可以有不同音乐
7、表现形式。2.欣赏《彝族舞曲》和《北京喜讯到边寨》,了解不同内容的彝族音乐。四、课堂小结音乐是人们认识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跳月”是阿细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也正是随着《跳月歌》走进了彝族山寨,现在就让我们加入到他们欢快的舞蹈行列中一起跳起来吧!师生一起随着音乐“跳月”,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