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水产动物病原学.ppt

第三讲 水产动物病原学.ppt

ID:48145014

大小:159.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1-17

第三讲 水产动物病原学.ppt_第1页
第三讲 水产动物病原学.ppt_第2页
第三讲 水产动物病原学.ppt_第3页
第三讲 水产动物病原学.ppt_第4页
第三讲 水产动物病原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讲 水产动物病原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点:1、病毒的基本特征2、病毒的致病机理与病毒感染3、细菌的生长繁殖规律4、细菌的致病机理与传染5、寄生虫的寄生方式与感染途径6、寄生虫、寄主和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第一节病原病毒一、病毒的形态与诊断1、病毒的形态:a.病毒颗粒极其微小(100nm以下),可通过细菌滤器,电镜才能见到;b.形状有球形、杆状、弹状、二十面体等。2、病毒的基本特征:a.没有细胞结构,只有Pr.和核酸,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b.不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只能在活细胞内以核酸复制方式繁殖c.不具有核糖体,故无与能量有关的酶d.细胞内寄生,离开细胞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2.病毒性

2、疾病的诊断:a.组织学检测: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包涵体: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出现的LM下可见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小体。b.电镜检查;c.试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探针、酶标抗体等二、病毒的分类按照199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的分类原则,主要是根据:a.病毒的形态和大小b.核衣壳的对称性c.有无病毒包膜d.基因组e.理化特性f.抗原性三、病毒的增殖一)、病毒的复制步骤:1、吸附、侵入和脱壳(如有胞膜,则分脱膜,脱衣壳两个过程)2、增殖: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3、装配: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新合成的毒粒结构组分以一定的方式结合,组

3、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4、裂解(释放)二)、病毒的组成蛋白质核酸(RNA或DNA)被膜前两个是核衣壳四、病毒的致病机理与病毒感染一)、病毒的传播途径:1、水平传播:鱼类之间的传播,通常是通过口腔、消化道或皮肤粘液等途径进入机体2、垂直传播:通过母体传播即通过繁殖、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方式。二)、病毒的感染结果1、毒性反应,裂解寄主细胞2、将其DNA整合到细胞核酸中,且能随寄生细胞繁殖而传下去,最终导致变异。三)、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的损伤和免疫病理反应。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1、顿挫感染:缺乏病毒复制所需酶或能量等

4、必要条件2、溶细胞感染:指病毒感染容纳细胞后,细胞提供病毒生物合成的酶、能量等必要条件,支持病毒复制。如急性病毒感染3、非溶细胞感染:多为半容钠细胞,选择性表达某些病毒基因,不能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常表现为慢性病毒感染。4、免疫病理作用:抗病毒免疫所致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四)、病毒的感染类型病毒感染表现为显性或隐性感染,引起急性和慢性感染。病毒的显性感染有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后者包括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1、急性感染:2、慢性感染:3、潜伏感染:4、慢发病毒感染:五、病毒病研究进展自从Wolf分离到第一株鱼类病毒以来,迄今见报道的鱼病毒已超

5、过70种。已知鱼类病毒分类属于15个科,在绝大多数动物病毒科中都有分布,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由于病毒病具有潜伏期长短不一、症状复杂多变、传染性强、导致高死亡率的特点,且病原个体微小,侵染动物后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因而抗菌素对病毒的作用小或无;而化学药物在杀灭病毒前,就可能使宿主动物受损或致死。第二节病原细菌一、细菌的形态体积微小,形状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繁殖以二分裂方式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二、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糖体、质粒等1、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外

6、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功能,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有关。2、细胞膜又称为胞质膜,位于细胞壁内侧,双层膜结构,直接包裹细胞质,化学组成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不含固醇类物质。细胞膜功能: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控制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进出细胞;是合成细胞组分和胞膜磷脂的重要场所;参与呼吸过程,与能量的产生、储存和利用有关。3、细胞质被细胞膜包围着的除核质体外的一切透明、胶状、颗粒状的物质总称为细胞质。其组成中有水、蛋白质、脂质、核酸及少量糖类和无机盐。细胞质功能:是细菌的内在环境,是细菌合成蛋白质核酸的场所,也是许多酶系反应的场所。4、核质体核质体是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

7、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又称核区、核基因组或拟核,是一个大型环状的双链DNA分子。核质体功能:是控制细菌的基本遗传性状。三、细菌的分类与命名1、细菌的分类细菌的分类单元也是采用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基本进行分类。2、细菌的命名细菌的命名是采用拉丁双名法,每个菌名由两个拉丁单词组成。前一单词为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单词为种名,用形容词,小写。例如Staphylococcus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四、细菌的生长繁殖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必要的生长因子。酸碱度:生长最适宜的酸碱度为7.

8、2~7.6温度:气体:氧气和CO2。氧气:(1)专性需氧菌(2)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