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138413
大小:348.0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20-01-17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学习目标了解收入分配核算的基本理论;掌握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的内容及其账户的编制方法;掌握收入再分配核算的内容及其账户的编制方法;理解收入使用核算的基本理论;理解消费核算的基本理论。生产,收入、分配与使用,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循环过程。收入分配是这个过程的中间环节,承前启后。因而,收入分配核算构成了国民经济核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中之一,涉及多个账户,核算内容较多,计算也较复杂。本章主要阐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可支配收入和使用核算的原理,以及相应账户的编制方法。第一节收入分配核算的基本理论一、收入分配和收入分
2、配核算(一)收入分配的概念。收入分配是指以当期生产成果的价值分配给社会各方面所形成的所有收支活动。通常是指生产过程所创造的总价值(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总增加值表示)在参与生产活动过程的要素之间进行的第一次分配以及要素收入在不同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之间的收支转移产生的二次分配,前者称为收入初次分配,后者称为收入再分配。(二)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收入初次分配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在参与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的分配。收入初次分配体现了生产者对社会生产总成果的贡献份额,收入初次分配与生产活动有关。收入初次分配是在社会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
3、收入分配,反映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基本利益分配关系。初次分配收入按直接还是间接参与生产活动,可分为收入形成和财产收入两种形式。基于增加值核算的初次分配收入,称为收入形成,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生产者要素收入。基于资本利得、财产收益核算的初次分配收入,称为财产收入,反映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资本要素收入。收入形成和财产收入都是对生产成果的分配,都是收入初次分配的内容,其总和称为初次分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收入形成即增加值的分配,主要表现为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的增加值形成额。此外,还包括生产者要素之间的收支流量:1.劳动者报酬流量。居民
4、部门(劳动者)在参与生产活动后获得劳动者报酬,也即企业部门从获得的增加值中向居民部门支付的劳动者报酬。2.生产税流量。政府部门通过收取生产税获得政府财政的来源,也即企业和居民部门从获得的增加值中向政府部门支付的生产税。对于企业和居民部门中享受政府补贴的部分,则形成政府部门支付的反向生产税流量。政府部门实际获得生产税净额,即收到的生产税减去政府补贴。3.营业盈余和折旧流量。企业部门从获得的增加值中留存营业盈余,同时通过提取折旧使得劳动手段的消耗得以补偿,为扩大再生产和简单再生产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源。财产收入是指资产所有者向另一机构单位提
5、供资产归其使用而得到的收入,是因资产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出让而产生的由使用者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财产收入是间接的生产要素收入,但不是本单位要素收入。财产收入表现为以下类型:(1)地租。产生于土地使用权的暂时转让;(2)无形资产使用费。它是无形资产所有者允许另一机构单位利用自己拥)有的权利而向对方索取的报酬;(3)利息。它是由资金借贷(包括贷款、票据、债券)而产生的财产收入;(4)红利。它是产生于股票这种金融资产的财产收入;(5)准法人企业收入的提款。是准法人企业业主自企业收益中提取曲做为业主投资报酬的收入,可理解为准红利;(6)直接投
6、资企业的留存盈余;是针对外国投资者直接投资企业的财产收入虚拟流量,它末形成当期外商实际财产收入,但仍视为已分配给外国投资者,又由外商再投资到企业中。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是以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为依据所进行的核算。内容包括:计算各机构部门的收入形成、原始总收入等统计指标,编制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以此反映生产成果在初次分配过程中的数量表现及其构成。收入初次分配核算包括两个层次,即收入形成核算和初次分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核算。(三)收入再分配和收入再分配核算收入再分配是指不同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在初次分配获得的初次分配总收入(原始收入
7、)基础上,通过非交易性的转移收支而形成的分配活动。非交易性的分配活动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等各种资源,而不从后者那里收取任何资源作为对等回报的行为。因此,它是单方面的交易活动。由单方面交易活动所产生的收支即为转移收支。收入再分配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多层次多方面进行的分配。1.收入再分配的原因有(1)满足社会公平发展和均衡发展的需要。通过再分配,把某些部门创造的一部分原始收入,转给另外一些部门作为收入,用以满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家行政和国防治安等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需要。(2)
8、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必须从宏观全局出发,将集中的纯收入,通过再分配,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以及不同经济形式之间调节使用,以加强重点建设,克服薄弱环节,使社会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3)设立社会保证基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