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111650
大小:206.4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7
《现代工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至Q!鱼生簋垫塑i璺篁2鲤塑l洹酉建堑王猩管理现代工业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李波■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现代工业工程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代工业工程的有效利用,切实减少单位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并且通过提高生产质效和使用周期的方式来实现资源节约,倡导了以“绿色”为前提的先进生产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事实上,现代工业工程对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主要体现在协调了环境发展、社会经济以及人的多重关系。据此,本文也借此分析了两者的联系,并从社会和环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理论融合,希望可以有所助益。关键词:现代工业
2、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政策新世纪以来,日益突出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长中逐步显现出来,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多重关系已经使得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更是成为了各国在发展中所依照的重要理论。为此,我国厘定并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旨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进行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和号召做出相应。在竭力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要保障后代的发展和需求不会因此受到损害,这便是可持续发展的宗旨。1对现代工业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的概述
3、现代化工业工程实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朝生产力方面的转换,也实现了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是一项具有相当实践作用的学科。其通过系统性优化提升的方式,来满足特定的社会和经济改造目标,为了当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朝前发展提供了不少的行动指导,并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从历史发展来看,正式因为传统工业工程将企业产业效益作为研究重心,不断以生产系统整体优化为研发方向,在实现生产系统的性能和效率的最大化和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成为了世界性危机的重要诱因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和环境因素所彰显的问题不断突出,其在系统性上的理
4、解和认识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整体性优化的研究范围从单一的企业内部扩大到企业、外部资源以及环境等更大的空间,其目标也拓展到了将企业经济效益、社会、资源利用以及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统一,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可持续理论在环境危机进一步凸显之后,也得到了广泛性的认可和接受,并且被不断融入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工业工程的理实融合为例,将工业工程生产、环境以及人类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协调生态、自然、环境、社会以及生产等方面的联系,也成为了现代工业工程在研究和实践中的重点方向,例如:工业生态学在现代化制造业的指导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5、。工业生态学作为研究材料进行再生、再循环以及再利用的学科,其对于资源消耗和废物再利用的减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这一学科的出现,为人们从整个产品周期思考产品和环境特性的关系提供理论指导,现代工业工程从传统工业工程的基础上诞生。同时,也使得环保和生态平衡在工业工程生产中的指导达到了新的高度。2现代工业工程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2.1现代工业工程推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工业工程旨在对规模化的工业生产系统进行优化和协调,并通过统计学和系统工程来作为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不断推进技术水平的优化。同时,其在逐渐深入到企
6、业经营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已经对企业经营的各个阶段形成了相当影响。从工业工程的主要特点来看,经济效益水平的提升便是系统整体性优化的主要动力。而工业工程再生产的主要任务则是不断通过分析、探究和实践来进行整合与重新配置,其客体为人力资源、物质、设备、能源以及信息等要素。最终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调配系统下,使得组合后的效益实现最佳。事实上,系统效益提升存在两种模式,其一是对生产成本的减少,其二是对生产质效的提升,但是其目标均是降低各类资源的消耗。同时,这种方法也因为资源的节约而为环境带来了相应的益处。因此,提高系统效益也切实成为了现阶段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
7、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现代工业工程和可持续化发展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传统工业工程之所以与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相违背,并不是因为单位产品不能对资源消耗进行节约,而是系统生产的过程中,产品的系统化生产效率不能达到最优化。产量的急剧扩大,加大边际生产成本。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制造模式是可以被看作一个开环系统,即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报废——弃人环境,这样的模式对环境和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消耗,对产品和环境问题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思考。因此,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在于系统性的减少资源并使得生产效率最优化,并且将视角放到整个生命周期来对资源消耗进行规划,通过资源消
8、耗速度达到小于或等于资源再生速度的方式。具体来看,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