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隧道断层破碎带渗(涌)水处理技术.pdf

浅析隧道断层破碎带渗(涌)水处理技术.pdf

ID:48111226

大小:182.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7

浅析隧道断层破碎带渗(涌)水处理技术.pdf_第1页
浅析隧道断层破碎带渗(涌)水处理技术.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隧道断层破碎带渗(涌)水处理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隧道断层破碎带渗(涌)水处理技术袁成社(中铁二十五局三公司,湖南长沙410005)摘要:本文根据某隧道抽水量调查报告.结合隧道施工,对破碎带渗(涌)水特征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隧道;破碎带;渗(涌)水处理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401l(2010)06—0104—02l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某段隧道为双洞单向行车隧道,左线隧道暗洞长1.327km,右线隧道暗洞长1.357km,隧道为该高速公路工期控制的重点工程。隧道位于山区内,高程2080—2200m,相对高差

2、一般100—200m。本地区所处为天山褶皱系。沿线地层主要为填筑土。第四系洪积的圆砾土、角砾土及震旦界青白口系的石灰岩及下古生界砂砾岩、断层角砾岩及泥岩。库松木契克断裂(F1—1),该断裂为逆断层,为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全新世以来没有活动,为非活动性断裂。在YK574+320附加与路线大角度相交。断裂带为断层石灰岩及断层泥岩。2渗(涌)水特征由于裂隙的发育程度受岩性和褶皱构造控制,而石灰岩和泥岩裂隙发育的差异非常明显。同一个石灰岩层其中的裂隙相互贯通,石灰岩成为相对的含水层。泥岩则由于其软甥性,裂隙细而密,含水导水性差,成为

3、相对的隔水层。Fl一1断层上盘为泥岩夹强风化石灰岩,地下水受雨水和冰山融水补给。重力作用下,通过地表出露的裂隙和风化带裂隙下渗到断层。因此,F1—1断层富水,泥岩起到隔水层的作用,使裂隙中地下水有一定水位高度。根据开挖后隧道内涌水量观测统计,观测涌水量与时间曲线见图1。涌水壁(m叩天)53505300525052005150510050505()()04950490048504800—、、~\\II删m线。幂一线I---/P,-1tll\12345678时间(天)图1涌水量与时间曲线3隧道渗(涌)水特征隧道涌水量由两部分组成

4、:其一是静储水量,是指隧道开挖前实际存在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其存储水量的大小取决于含水岩层的厚度和孔隙、裂隙或溶洞的大小和数量;其二是动储水量,是指隧道开挖后揭穿含水层以后,大气降水或者地表雪山融水等,通过裂隙下渗到隧道成为涌水量的一部分。其大小取决于含水围岩的规模、补给因素、地表径流条件。当隧道涌水量以静储水量为主时,初期涌水量很大,表现为突水,由于没有充足的动储量补给,静储量在施工排水中将不断衰减,长时间后地下水被完全排干,最后仅为渗水(见图2中曲线a)。该隧道涌水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表现为静储量为主。以动储水量为主的含水围

5、岩,出现涌水时。涌水量往往由小到大变化,然后趋于与动储水量相对稳定的值,即动储水量等于补给量。该隧道由于受冰山融水的动态补给,而具有动储量特性。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前期的增氏,后期逐渐平稳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见图2中曲线b)。》g口图2隧道涌水量动态变化特征4渗(涌)水处理措施该隧道围岩破碎渗涌水量大,开挖后渗涌水一直顺着裂隙排出,长时间冲刷对围岩自稳及结构稳定性造成不利因素。必须对隧道渗涌水进行处理,其具体处理措施包括。对该段隧道渗涌水地段,由起拱线上1.2nl范围加密注浆孔注浆止水。采用长5m,似2带孑L小导管,0.5

6、×0.5(m)矩形布置,共三排。第一排布置在起拱线上0.2m位置,第二排距第一排0.5m,第三排距第二排0.5nl。具体施工要求如下:(1)小导管钻孔前在作业面上用油漆标示出孔位,控制好间距。如与已进行了注浆的孔位重叠,可适当调整位置;(2)小导管应预先加工,入孔端管壁钻设中8孔,孔距0.15nl交错布置,端部加工成锥形;(3)钻孔应做到:孔壁圆,角度准,孔身直,深度够,岩粉清洗干净。当出现严重卡钻、孔口不出水时应停止钻孔,立即注浆。钻孔结束后应掏孔检查,确认无塌孔和探(下转第112页)处理。对于乙类建筑物轻微液化场地可部分

7、消除液化沉陷或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中等液化场地可部分消除液化沉陷且对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严重液化场地应全部消除液化沉陷影响。对于需全部消除液化沉陷影响的场地,处理深度应大于液化深度下限,改善排水条件和增加土的密实度是处理液化地基的有力措施。振冲挤密碎石桩及振冲置换碎石桩可有效地消散超孔隙水压力,增加土的密实度。强夯法和灌浆法可增加土的密实度。也可采用桩基础将桩端深人液化深度以下稳定的土层中。(4)湿陷性黄土。处理湿陷性黄土,应限据湿陷类型、湿陷范围、湿陷深度、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建筑物的类型综合确定。可选择部分消除地基的

8、湿陷性和全部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处理深度可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湿陷等级综合考虑。垫层法和灰土桩、上桩适合处理小范围的单体建筑物。强夯法及预浸水法适合处理大面积的湿陷性黄土。(5)膨胀土。膨胀土具有膨胀与收缩性,压力和含水量是影响膨胀与收缩的重要因素。此类土应调查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气候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