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103266
大小:905.6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城市规划设计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6年3月建材与装饰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胡宏(福州合元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摘要:我国的城市发展正发生着巨大变革,城市多元化发展对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城市规划存在新旧并存的局面我们要进一步总结问题、深化研究使规划设计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本文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步骤进行分析,用以研究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措施。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6)13-0103-02前言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规划中很难落实到位导致现代城市环境为
2、了保障城市生活的舒适性和经济发展的灵活性等,城市的越来越差。规划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城市的规划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城(4)缺乏前瞻性。现代城市随着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瞬息万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理环境、政治地位等各种因素,使城变。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能以经验和历史来对未来进行评断。现市的规划设计为城市的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城市的规划设计要代城市由于在规划过程中不是通过深入研究来判断城市发展中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二是通过空洞浮夸的“新概念”来指导城市建设对未来人口、社会发展、环境发展预估错误导致现在城市发展受到瓶颈1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难以突破。(1)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目
3、标是经济发展,重点在城市土地和(5)文化抄袭严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加入历史元素和文化空间资源规划和治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总体目标是要保证社元素能够增加城市底蕴。但是很多城市都出现一个历史典故遗会、经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是在城市规划设址城市文化趋同化现象严重。当初风情各异的城市景象已经被计中常常忽视其他方面的规划,一味强调经济发展,导致规划不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象所代替,失去了城市独特韵味。不仅照抄国平衡,城市畸形发展。内文化建设还照搬国外文化建设段有充分理解或者转化中西方(2)盲目追求“大”、“高”、“国际”、“现代”。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文化差异,生搬硬套,
4、一心只为打造“国际化”城市导致城慢慢与国际接轨,但是在建设中经常扭曲“国际化大都市”的概市风貌“不伦不类”。念,大力开发新城、大学城、CBD区等。这种不切实际的目标通常按照现有人口和产业规模的几倍来进行城市规划,造成城市基2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础设施和土地空间资源的大量浪费。很多城市以低产值的零售城市规划设计要以“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为主。为主,规划CBD不但不能吸引大量资金入驻还增加了城市负担。城市在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部署和安排,(3)忽视生态平衡。现代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高,希望使规划设计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这一要求则需要遵循一能够得到一
5、个融于自然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也是评价一个城些规划设计原则。市是否适合居住的一个标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因为注重经济2.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法口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虽然我国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生活、工作、社交等一与铁东二道街进行空中连接,并在四周布置四通八达的人行天城市设计中,重要的是保住那种情怀,要留下的应当是当时的味桥,与主要车行道路分开,通往百货商店以及公交车枢纽。道。对于那个时期国际风格的建筑而言,对其进行保护性再设3.2对建筑形态进行整合计,并使其恢复原有的功能至关重要,将记忆留存的古建筑穿插实际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建筑立面是由于缺乏主体视
6、觉重在新的设计中来予以保留。心,在商业区中,最容易制造的视觉中心应当是现代化的城市综4结语合体建筑。拥有这样的综合体,可以有效地缓解商业拥挤的压城市发展不平衡的今天,老工业基地城市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力,同时为整体商业区增添景观效应,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同转型的压力,其商业区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各种问题实际时,在其它建筑立面处理上,更多的统一于综合体中心建筑,使上已经迫在眉睫,对于老区的改进不应当只是强调一味的缝缝整个商业区具有整体的美。补补,或是推到重来,应当进行有效的城市设计,真切的改善中3.3对老建筑的保留与利用心商业区,同时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老建筑原真性的保留只能留
7、住记忆,但是留不住情怀,更多的应当对其进行重新利用。例如五一路与东山街交叉口的日伪收稿日期:2016-3-12时期古建筑,现在对其只是保留,但并没有有效的保护,我们在·103·规划与设计建材与装饰2016年3月系列人的正当需求为根本来对城市的规划设计做出指导。当前,限。城市发展突破了这个界限就会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合理,严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调整和升级,城市建设逐步朝着环保型、智能超出了城市发展的能力。但环境资源体系的承受力并不是限制型城市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传统的以建筑和城市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