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第1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纲呈现思维导图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3.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人类活动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讲考点(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要素通过①水循环、②生物循环和③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④物质迁移和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⑤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⑥渗透、相互⑦制约和相互⑧联系的整体。(2)地理要素:大气、⑨
2、水、⑩生物、岩石、地形、土壤等。(3)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温馨提示 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因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两大新功能(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1)相互关系(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2.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途径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
3、产生新功能命题视角一 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1.(2016江苏单科,22,3分)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AC解析 AC 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进入生物圈,并进入岩石圈,故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故B项错误。火山活动喷出的大量CO2使地球内部的
4、碳释放到大气圈,故C项正确。地球内部温度与大气无关,故D项错误。命题视角二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5江苏单科,6,2分)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解析 B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西侧河流主要流向太平洋,东侧河流主要流向大西洋。由于安第斯山脉分布在大陆
5、西侧,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故选B。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大表现2.意义:保证③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三大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统一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制约性地理环境中的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
6、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3)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他地区——关联性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发展变化,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其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示意如下。2.典型案例(1)修建水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南方低山丘陵自然地理环境(3)图解厄尔尼诺现象方法技巧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思路在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答题思路:(1
7、)明确自然地理要素的组成。答题思路:该地区××、××、××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2)分析某地区某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答题思路:当××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当砍伐森林(植被)后,地表拦截大气降水(气候)的功能下降,下渗减少,地表水(水文)汇流速度加快,对土壤的侵蚀加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貌),由此导致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后,光合作用减弱,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影响大气的成分,这样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
8、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分析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乃至其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答题思路:当某区域××要素发生变化时,不仅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等要素产生影响,而且对其他区域的××等要素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形地貌),阻挡了西伯利亚南下气流(大气),导致中亚、西亚干旱区的细小粉尘随冬季风(大气)向东输送,逐渐沉积,形成黄土高原(地形地貌)。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壤),极易受流水冲蚀,泥沙随流水汇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