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pdf

房建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pdf

ID:48094846

大小:605.9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房建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pdf_第1页
房建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房建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12月口丘EⅡ施工技术【文章编号】1673—0038(2012J35—0059-02房建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卢明亮文福(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00)摘要:房建施工中,由于多种问题的影响,使桩端承载力得以降低,从而对结构的稳固造成了影响,通过注浆技术的有效应用,可较好的对此问题进行处理。对此,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注浆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促使工程的有效开展及实施。关键词:房建施工;注浆技术;钻孔灌注桩前言在房建施工中,大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进行工程的实施,该桩承载力比较的高,但仍然存在不足及缺点。一般来说,桩底沉渣的清理比较困

2、难,在一定程度上对桩端承载力的发挥造成了影响,桩侧摩阻力同时也会受到桩身泥皮的影响,难以促使自身作用的有效发挥。另外,为了能够获得良好的持力层,就必须穿越厚实的饱和性土层中,并达到坚硬的岩石层中。由此一来,在钻进、清孔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如果通过桩端高压注浆技术进行工程的实施,则可以较好的对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大部分工程正是由于此种方法的使用,达到了提高桩端承载力、固结桩底虚土的有效作用,从而维护了房建工程的实施及结构质量。l工程概况某工程为一座高层综合楼,建筑面积与为总建筑高度分别为13805m2和49155m;大楼地上与地下分别为十五层与一层

3、。该大厦属于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基础采用的钻孔灌注桩分别为,1,700和+800,总共为120根。有效桩长28m,单桩竖向设计承载力分别为7000kN和8000kN;运用泥浆护壁,沉渣厚度

4、高压注浆泵能够避免钻孔桩被上抬现象的发生,桩底注浆时泵的排浆量比较的小,压力确保高强度且平稳。本工程泵泵的额定压力>5MPa,排浆量30~50L/min。图2单臂旋唾注浆不薏圈2.2.2注浆管及桩底注浆装置为了确保注浆管具有一定的刚度,避免浇灌桩身混凝土时注浆管受压变形现象的发生。工程选用钢管,注浆管及桩底注浆装置组成主要包括桩底注浆装置、中部直管、上部接头三个部分。保证注浆管的对接能够平顺,且密封良好。注浆管底端0.5m长为射浆管,按梅花形在射浆管侧壁迸行出浆小孔的设置,孔径为6。8mm。射浆管外部由编织袋包裹并借用棕绳进行捆绑,同时保证密封的良好,使单向阀的作用得

5、以有效发挥。射浆管下部连接沉淀管长60~lOOmm,封死沉淀管下部并加工成扁平状,促使在桩底持力层中的有效插入。2.3注浆施工及质量控制2.3.1下入钢筋笼及注浆管完成钢筋笼的下放工作,先清孔一次,之后下放注浆管,以确保下放至桩底最深处。2.3.2桩身混凝土的浇灌浇灌导管下放过程中,轻吊轻放、小心谨慎,避免注浆管被损害。水下混凝土浇灌时,混凝土冲击孔底时钢筋笼可能会上浮,使注浆管受到影响而逐渐上浮。所以,对注浆管的上浮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上浮现象发生施工技术■村国囊崔2012年12月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注浆效果受到影响。混凝土浇灌前,封闭注浆管上端口,避免水泥砂浆等异

6、物进入管路造成堵塞问题。2.3.3预压水实验灌注桩水下混凝土强度为一定程度时,就要对注浆管道进行预压水试验,劈裂并清除射浆管单向阀周围的混凝土保护层,避免射浆管被封闭造成严重影响,使注浆的实施顺利完成。依据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工程选择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周内对注浆管进行预压水试验的实施。初始压力与持续时间分别为2MPa和3rain。2.4注浆注浆过程中,需要较高的压力,只有桩身具备一定强度之后才能进行注浆,否则桩身混凝土会受到严重破坏。依据工程经验,确定混凝土强度为设计强度的80%后才可促使注浆工作的顺利实施。注浆之前,注入压力水至桩底并将沉淤、沉渣置换出来,后对注浆管

7、道进行清洗,确保其得以有效疏通,之后再用稀浆液将桩底及注浆管道中的沉水置换出来。注浆时,采用2根注浆管并联注浆,压力表设置于注浆管上部。依据桩底持力层的具体情况,对浆液配合比进行确定,水灰比设置为0.8:1~0.6:1。在渗透、挤密、填充、固结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促使桩底扩大头的良好形成,使桩端阻力得以提高。确保注浆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注入量的计算为:Q_-A1TR2H13N。式中,Q为每根桩浆液注入量;B为浆液充填系数O.4。0.9;N为孔隙率;H为加固段高度;R为浆液有效扩散半径;A为浆液损耗系数。注浆压力的控制:注浆的不同阶段中,注浆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