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091929
大小:218.9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6
《小区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探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区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探究邓晓鹏(江铃汽车集团江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1)摘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对于住宅的选择,人们的注重点正从实用性、经济性向舒适性过渡。住宅的质量涉及很多方面,给水排水是其中很关键的部分,一旦给水排水出现问题,会给用户带来很大麻烦,所以,必须加强重视.将给水排水工作傲到最好。关键词:小区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要点建筑行业近些年来逐步发展成熟,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的环境和质量。在住宅的设计中,卫生间和
2、厨房是很关键的地方,同时也是最不好设计的地方,因为这里涉及到许多给水排水问题,给水排水工作很是复杂,也是故障发生率较高的环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所以,要建设高品味、高质量的住宅区,合理安全的给水排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是整个质量的关键保障,必须由专业人员精心设计。1管材选择1。1给水管材传统的给水系统用的多是镀锌钢管,其硬度好,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但是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在水中易生锈,十几年前,镀锌钢管已经禁用。现在较为流行的是塑料管,塑料管具有诸多优势,除了质量轻、价格便宜,还能够节
3、约能源,而且内外壁光滑,具有良好的卫生性和耐蚀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其主要材质有高密度聚乙烯、硬聚氯乙烯等。在进行选择时,需对其绝热性、硬度等因素做详细考虑,如果是多震地区,还应将抗震性纳入考虑范围之内。除塑料管外,还有一种复合材料管道应用也较广,如铝塑复合管等,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使用对象不同,前者多用于普通群体住宅,后者则偏向于经济条件较好的高档小区。1.2排水管材传统的排水系统多用的是铸铁管,如今也已被塑料管代替,硬聚氯乙烯塑料管虽比较常用,但隔声效果差,会产生很大的噪声,所以如果排水立管距离卧室较近
4、,会影响住户的生活,.+一—卜-+-+—+一十一+—+-—}—呻-+—+—·}-—卜—+-+-+-+一+一+--十-+—+一—·_卜一—■-+一+一—卜一。—卜一+-+一—卜—+---一——卜—·—卜-—+一+——+.——·卜-—●-一-4--。—卜-—卜—--卜一—卜-—‘+.·力,减轻了节点刚度退化效应;预应力筋抑制了梁筋从节点拔出,减少了梁筋失稳破坏的可能性。而试验结果却并不乐观。这是因为节点处钢筋密集,锚具的存在削弱了截面;而且在强震作用下,节点核心区是受力复杂的高应力区,当斜拉应力很大引起混凝
5、土开裂时,可能同时导致锚固破坏。因此,锚具应布置在梁柱节点核心区域以外,以避免该区域在剪力作用产生较大对角拉应力的情况下,再承受锚具引起的劈裂应力。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主要与柱子截面尺寸和配箍量有关。因此,应加密箍筋,同时,为了保证节点混凝土浇筑密实,应在满足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把粱纵筋锚固到柱里。必要时可将梁端两侧加宽,以保证在梁端截面极限承载力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梁柱节点区得到加强,提高节点的受剪承载力。4框架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抗震变形验算包括: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侧移和顶层总侧移的验算;罕遇地震
6、作用下结构薄弱层的抗震变形验算。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我国规范只要求进行小震下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而对其在罕遇地震下弹塑性变形的验算,并没有硬性明确的规定,工程实践中往往只是通过相应的抗震措施来笼统地保证。虽然这种设计方法大大地简化了设计过程,但却显得粗略、且可能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实一些设计隐患不通过基于构件层次的非线性分析是很难发现的,合理控制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26·下的损坏程度以减小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有赖于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而规范建议的2
7、种计算方法,时程分析法虽较为精确,但计算工作量大、技术复杂、结果处理繁杂,因此在实际工程抗震设计中该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通常仅限于理论研究中;Push—over法简单实用,而且有效,可得到结构从弹性、屈服,一直到极限倒塌状态的全过程的内力、变形,可考察塑性铰的形成,找到结构的薄弱部位。5结束语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与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有相似的工作性能,但也有自身的受力变形的独特特点,且延性比普通框架结构要差,所以,其抗震设计相应有更高的要求并应进一步探索合适的弹塑性变形分析计算方法,使其具有更好
8、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支持。研究表明,只要设计合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满足中等地震区的抗震要求。参考文献[1]GB500102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2]GB500112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3]JGJPl402200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s].[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报批稿).[5]JGJPl9229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