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

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

ID:48071016

大小:432.7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6

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_第2页
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_第3页
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_第4页
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11.220B41备案号:20386-2007DB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Codeforepidemiologicalinvestigationofemergencyanimaldisease2007-03-06发布2007-06-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455—2007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B、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海涛、李秀敏、郑瑞峰、云鹏、祝俊杰、蒋益民、薛水玲、魏荣贵、赵浩军。IDB11

2、/T455—2007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后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要求。本标准所指的重大动物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一类传染病和新发烈性传染病。本标准适用于重大动物疫情暴发后的最初调查、现地调查和追踪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DB11/T456动物防疫员防护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

3、义适用于本标准。3.1最初调查initialinvestigation兽医技术人员在接到动物养殖场(户)怀疑发生疫病报告后,对所报告的动物养殖场(户)进行的实地考察以及对其发病情况的初步核实。3.2现地调查spotInvestigation兽医技术人员对所报告的重大疫病发病场(户)的场区状况、传染来源、发病动物种类、品种、日龄、发病时间、病程、发病率与病死率以及发病动物舍分布等所作的现地调查。3.3追踪调查trackinginvestigation在重大疫病暴发及扑灭前后,对疫点的可疑带毒人员、病死动物及其产品和传播媒介的扩散趋势、自然宿主发病和带毒情况的调查。4最初调查4.1目的核实疫情、提

4、出对疫点的初步控制措施,为疫情确诊和现地调查提供依据。4.2组织与要求4.2.1区(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养殖场(户)怀疑发病的报告后,应立即指派2名以上兽医技术人员,携必要的器械、用品和采样用容器,在12h以内尽快赶赴现场,核实发病情况。4.2.2被派兽医技术人员至少3d内没有接触过该病群及其污染物,按DB11/T456要求做好个人防护。4.3内容4.3.1调查发病场的基本状况、病史、症状以及环境状况四个方面,并填写最初调查表,调查表内容见附录A。4.3.2根据检查发病群状况,流行情况做出初步判断。4.3.3若不能排除动物重大疫病,应立即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建议其请兽医专家作进一步

5、诊断,并配合做好后续采样、诊断和疫情扑灭工作。4.3.4应实施对疫点的控制措施,动物产品和可疑污染物品不得从养殖场(户)运出,并限制人员流动。1DB11/T455—20074.3.5画图标出疑病畜场(户)周围10km以内分布的养殖场、道路、河流、山岭、树林、人工屏障等,连同最初调查表一同报告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5现场调查5.1目的在最初调查无法排除重大疫病的情况下,对报告养殖场(户)做进一步的诊断和调查,分析可能的传染来源、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以及影响疫情控制和扑灭的环境和生态因素。5.2组织与要求5.2.1市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怀疑发病报告后,应立即派遣兽医专家配备必要的器械和用品于12h

6、内赴现场,作进一步诊断和调查。5.2.2被派兽医技术人员应符合4.2.2的要求。5.3内容5.3.1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病养殖场(户)的发病情况、周边地理地貌、野生动物分布、动物、产品、饲料、人员流动近期情况等开展进一步的调查。5.3.2填写流行病学现地调查表,见附录B。5.3.3完成病料样品的采集、包装及运输等。6追踪调查6.1目的追踪疫点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扩散趋势、自然宿主的发病和带毒情况,为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或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危害提供预警预报。6.2组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在兽医专家指导下对可疑感染动物、可疑污染物品和带毒宿主进行追踪调查。6.3内容6.3.1追踪出入发病养殖场(户

7、)的有关工作人员和所有动物、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的流动情况,并对其作适当的隔离观察和控制措施。6.3.2对疫点、疫区的动物及易感畜禽等重要疫源宿主进行发病情况调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病毒变异情况。6.3.3填写追踪调查表,见附录C。7成因分析和成因调查7.1流行特征调查7.1.1空间分布调查:分析全市疫情分布的范围,统计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按区县从高到低依次排序。7.1.2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