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ppt

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ppt

ID:48069196

大小:1.65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06

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ppt_第1页
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ppt_第2页
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ppt_第3页
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ppt_第4页
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第2章以太网技术和组网规范本章主要内容:以太网基础以太网模块和功能各种类型的以太网2.1以太网基础2.1.1IEEE802.3以太网标准IEEE802.3以太网标准的总体结构如图2-1所示。图2-1IEEE802.3以太网标准的总体结构IEEE802.3以太网标准列表如表2-1所示。2.1.2CSMA/CD机制信号的广播(广播域)MAC地址与定址冲突图2-2信号广播图2-3碰撞(冲突)冲突域图2-4冲突域CSMA/CD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ollisionDetection)称载波侦听多

2、路访问/冲突检测。在局域网中,一个站点在发送数据前,首先侦听网络上是否存在载波(即检测是否有其他站点正在发送数据),这就叫载波侦听协议(CarrierSenseProtocol)。CSMA/CD协议是对ALOHA协议(一种基于地面无线广播通信而创建、适用于无协调关系的多用户竞争单信道使用权的系统)的改进,CSMA/CD保证在侦听到信道忙时不再有新站点开始发送数据;而且任一站点在检测到冲突时就立即取消传送,以太网采用的是CSMA/CD协议。以太网就是以CSMA/CD的方式来进行媒体访问控制,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冲突。网中的各个站(节点)都能独立地决定数据帧的发送

3、与接收。2.1.3以太网的帧结构PA(前导码):在定界符之前发送,以使信号电路达到稳定的同步状态。PA为持续7个字节的10101010比特信号。SFD(帧定界符):它表示有效帧的开始,其代码为10101011,只有一个字节。DA,SA(目的地址,源地址):均为6字节,48位,DA可以是一个唯一的地址,即单址——表示单个站,多址——代表一组站,全地址——代表局域网上所有的站。当目的地址出现多址时,即表示该帧被一组站同时接收,称“组播”。当目的地址出现全地址时,即表示该帧被局域网上所有站同时接收,称“广播”。SA说明的是发送该帧站的地址。对IEEE802.3帧结

4、构来说,此2字节表示长度:指出紧跟其后的数据字段有多少字节。它受最小帧长度的限制,即最少必须有46字节,若不到,则用填充符进行填充到46字节。对以太网帧结构来说,这两个字节表示类型:它说明了高层所使用的协议,例如IP或IPX。若该字段大于或等于0600H(相当于十进制的1536),则认为是以太网帧的类型字段,从而识别出网络层分组是哪一种协议,并做相应处理;若小于0600H,则认为是IEEE802.3帧的长度字段,辨别长度是否正确,再进行处理。DATA(数据区):要传送的实际数据,受最小帧长度的限制。通常在46字节到1500字节之间。46字节最小帧长度是一个限

5、制,目的是要求局域网上所有的站都能检测到该帧,即保证网络正常工作。如果高层协议的分组使数据段小于46个字节,则由有关软件把DATA填充到46字节最小长度。FCS(帧校验序列):占4字节,是32位冗余检验码(CRC),检验范围除前导码、SFD和FCS以外的所有帧的内容,即从DA开始至DATA完毕的CRC检验结果都反映在FCS中。2.2以太网模块和功能2.2.1以太网层次结构以太网层次结构主要对应于OSI层次结构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层次结构如图2-5所示。图2-5以太网层次结构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提供一个或多个SAP;发送时将数据组装成带MAC地址和差错检

6、测的帧,进行同步、定界及透明传输;接收时拆卸帧,执行MAC地址识别(寻址)和差错检测;管理链路上的通信,进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与传统的OSI中数据链路层也有区别:局域网链路支持多重访问,支持成组地址和广播;支持MAC介质访问控制功能;提供某些网络层的功能,如网络服务访问点SAP、多路复用、流量控制、差错控制。MAC子层功能:成帧/拆帧;实现、维护MAC协议;位差错检测,寻址等。LLC子层功能:向高层提供SAP(服务访问点);建立/释放逻辑连接;差错控制;帧序号处理;提供某些网络层功能等。LLC子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不确认的无连接服务;面

7、向连接服务;带确认的无连接服务。物理层的功能为:信号的编码/译码。前导码(同步码)的生成/删除。信号对应的比特流的发送/接收。2.2.2以太网功能模块IEEE802.3的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块如图2-6所示。图2-6以太网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块总体功能编码译码模块收发器2.2.3网卡的工作过程网卡的分类按照数据链路层控制来分,有以太网卡、令牌环网卡、ATM网卡等,它们在数据链路控制、寻址、帧结构等方面不同。按照物理层来分,有无线网卡、RJ-45网卡、同轴电缆网卡、光缆网卡等各种媒体(也称介质)。以太网采用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控制技术。在OSI

8、七层协议中主要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工作方式。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