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文献综述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文献综述

ID:480589

大小:8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08-09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文献综述_第1页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文献综述_第2页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文献综述_第3页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文献综述_第4页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及研究方向1.前言印染废水目前还是一个较难处理的废水,因此对于设计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查阅有关书籍,论文,期刊等,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前人的一些的经验,成果等,用于自己的设计上。现将从书籍,论文,期刊等上面获得的情况做一个综述。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现状1.1、内外印染行业废水处理现状1.1.1 国外印染废水处理现状意大利、日本等对印染废水的处理采用工厂初步处理和城市污水综合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印染废水初步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和城市污水混合在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这样可以提高后续处理效果。如果印染厂较多,则集中处理达到

2、排放标准。德国由于行业不集中,一般采用单厂处理的模式进行处理。在印染厂建造污水处理厂,对厂内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由于清洁生产和水资源回收做得相对较好,处理后的水也可以达到排放标准。由于印染企业印染废水排放量较少,而且处理技术比较成熟,故个别工厂甚至能达到零排放。国外印染行业采用溶剂循环系统,染料回收、PVA回收设备先进,以水的重复利用和循环回用作为保护水源、控制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负荷,减轻了后续废水处理的难度。印染废水主要为有机污染,处理方法以生化法为主。国外禁用硫化染料,废水量相对较少。从处理技术的原理上分析,国内外差别不大,但

3、技术深度、自动化程度、设备质量高于国内水平。1.1.2国内印染废水处理现状国内印染企业也有集群化的倾向,大多集中在浙江、江苏和广州,废水多采用厂内处理,也有个别地方采用厂内处理与污水处理厂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印染污水处理工艺,一般采用物化、生化(或絮凝—生化—吸附)工艺技术路线,包括生物活性污泥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和膜处理法等。一级处理以絮凝为主,二级处理主要采用生化技术。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此外,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也有应用,生物流化床尚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常用的

4、物化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法与混凝气浮法。电解法、生物活性炭法和化学氧化法等有时也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由于近年来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造成的COD占印染废水总COD的比例相当大,给处理增加了难度。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大都由原来的70%COD去除率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国内纺织印染行业劳动密集,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与国外单位数量印染产品相比较,耗水量高约2倍,排污总量是国外产品的1.2~1.8倍。国内纺织印染生产工艺中,很多物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随废水一同排放,目前几乎没有哪家印染企

5、业能达到废水零排放。1.2、内印染行业废水处理中存在问题1.2.1资金投入不足发达国家生产的印染产品档次比较高,产品附加值高,导致产品利润高,从而对印染废水处理的投入很高,印染废水处理效果明显,甚至于一些印染废水处理厂能达到废水零排放;而国内印染产品的档次比较低,集中在中低档产品,利润很低,对于废水处理的投入不足。目前国内一些印染废水处理场处理1t印染废水仅1000~1200元,在层次、质量、自动化程度、运行费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投入不足,部分印染厂废水很难达标排放。1.2.2能耗和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国内印染行业年用水量3~5t/100m,是国外同行业的

6、2~3倍,而国内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印染企业,工艺设备更落后,企业单位产品取水量在4.5~5.5t/100m,个别企业则更高,达8.0t/100m;印染万米布耗标准煤约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8倍,总耗能为国际先进水平的3倍。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印染行业清洁生产和污水处理非常重视,但水耗、能耗仍居高不下,且废水回用率不足10%,处于各行业的最低水平,已经危及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仍有不少印染企业染料、浆料、淡碱的回收率低,导致废水可生化性较差,资源浪费严重。1.2.3粗放式管理有待改进受经济水平、环保意识以及地方保护等因素的制约,国内印染行业的管理水平较国外有很

7、大差距。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可避免物耗能耗的过度损耗,另一方面也可大幅度降低废水中洗涤剂、碱量、染料、浆料,从而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下降30%。而废水处理站管理水平低下,未掌握好运行条件也会直接影响到处理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1.2.4治理技术不过关印染废水COD高,主要不是由染料所造成,加工生产中运用的大量助剂(渗透剂、助染剂等)95%以上滞留在印染混合废水中,是造成COD浓度高的主要原因。在处理工艺技术上,由于染料废水以有机物组成形式为主,理论上虽大部分可生化,但其水质BOD(生物需氧量)与COD比值一般较低,可生化而又不易生化。同时,曝气池活性污泥对多

8、变化的染料中间体废水的驯化、适应也较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