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修改).ppt

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修改).ppt

ID:48057281

大小:5.62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1-13

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修改).ppt_第1页
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修改).ppt_第2页
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修改).ppt_第3页
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修改).ppt_第4页
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修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修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城镇道路平面线形设计§3-1设计车速§3-2道路平面设计上一页下一页退出§3-1设计车速道路设计车速,也称计算行车速度,是指道路几何设计所依据的车速。设计车速的大小对道路弯道半径、弯道超高、行车视距等线形要素的取值及设计起着决定作用。表3-1城市道路设计车速道路类别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道路级别——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设计车速km/h80,6060,5050,4040,3050,4040,3030,2040,3030,2020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大值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3-2道路平面设计一、平面设计原则及主要内容(

2、一)平面设计的原则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即平面设计应遵循城市道路网规划。2.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起来,并应符合各类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合理地确定行车视距并予以适当的保证措施。4.应根据道路类别、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5.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使远期工尽可以减少对前期工程的废弃。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

3、二)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1.平面线形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各自的设计及其组合设计,同时要考虑行车视距问题。2.弯道部分的特别设计,如弯道加宽、弯道超高等。3.沿线桥梁、隧道、道口、平面交叉口、广场和停车场等的平面布设,还有分隔带以及其断口的平面布置、路侧带缘石断口的平面布置。4.道路照明及道路绿化的平面布置。二、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是指道路中心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线形,一般由直线和平面曲线(简称平曲线)组成。(一)直线直线在城市道路平面线形中用得最多,也最简单。直线设计应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一次直线长度不能太短,如在两

4、个邻近的的圆曲线之间的直线,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另一个是一次直线不能太长,这主要是指车速较高的快速路上,因为长直线容易引起驾驶员的疲劳。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当设计车速V≥60km/h时,直线长度宜满足下列要求:1.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设计车速(km/h)数值的6倍;2.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设计车速(km/h)数值的2倍;当设计车速小于60km/h,地形条件困难时,直线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但应满足设置缓和曲线的需要。关于一次直线最大长度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外有资料表明,直线最大长度以

5、小于180秒(即3分钟)行程为限比较理想。另外,在长直线段还应通过变化周围环境,设置纵坡和竖曲线等措施来改善行车视觉效果,使驾驶人员不致很快疲劳。(二)圆曲线主要内容是合理确定曲线半径和曲线长度。1.圆曲线上车辆的受力特性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式中:F——离力力(N);G——汽车的重量(N);v——汽车行驶速度(m/s);R——圆曲线半径(m);g——重力加速度(≈9.81m/s2)将离心力与汽车重力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力(X)和垂直于路面的竖向力(Y),得:是路面的超高横坡度,于是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将车速化为V(km/

6、h):式中:V——车辆行驶速度(km/h);R——道路圆曲线半径(m);——弯道超高横坡度。值愈大,汽车在圆曲线路上的稳定性愈差,反之,稳定性愈好。2.圆曲线半径的确定为保证汽车在弯道上行车的安全和舒适,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必须控制横力系数的大小,同时适当设置圆曲线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式可由公式(3-2)变换得来: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当的朝向背向圆心方向时为负值。1)值的确定在干燥状态的路面上,=0.4~0.8,潮湿的沥青类路面上高速行驶时,=0.25~0.40,路面积积雪结冰时,降至0.2以下。2)值的确定《城市道

7、路设计规范》规定的最大超高横坡度为2%~6%,详见表3-4。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3)圆曲线最小半径的计算弯道上道路横断面的形式有两种:是设超高,超高倾向圆曲线圆心,这时,车行道顶面为单向坡面;是与直线路段一样,做成路拱状双向坡面。3.圆曲线长度的确定对于直线与圆曲线直接切向连接的平面线形来说,圆曲线起着改变行车方向,缓和折线突变的作用,因此其长度不得太短。参照国外和国内的经验,圆曲线最小长度为车辆在设计车速状态下的3S行程。(三)缓和曲线设计的缓和曲线必须是:(1)有足够的长度;(2)有合理的曲线形式。1.缓和曲线的长度确

8、定缓和曲线的长度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1)曲率逐渐变化,乘客感觉舒适由于,,故: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出缓和曲线的长度公式之一:我国城市道路设计时,仍采用0.6,代入公式(3-8)有:返回上一页下一页退出2)行车时间不宜太短3)超高的过渡宜平稳关于缓和曲线长度的确定,理论上应该兼顾上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