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027647
大小:1.21 MB
页数:62页
时间:2020-01-11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讲座》第8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连续档架空线的应力和弧垂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特点:(1)连续档的各档距一般不相等;(2)架线安装时悬垂绝子串处于铅垂位置;(3)气象条件变化时,各档水平张力发生变化,造成悬垂串偏斜,档距变化。各档之间相互影响;(4)。连续档:两基耐张杆塔之间的若干基直线杆塔构成的档距。耐张段:两个耐张杆塔之间的全部档距构成一个耐张段。第一节 连续档架空线应力的近似计算——代表档距法假设:悬垂串偏斜后,各档水平应力趋于相等。因悬垂串一般较长,悬垂串偏斜后对架空线应力的补偿能力较强。连续档的代表档距:用某一个档距下架空线的应力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代表连续档的架空线
2、应力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代表高差角:代表档距下的高差角。(2)状态n时的线长:气温变为tn、比载变为γn。设各个悬垂串的偏斜角分别为,各档档距增量分别为△l11、△l21、…、△ln1,高差增量为△h11、△h21、…、△hn1。若平衡后认为连续档各档水平应力相等且为,则根据斜抛物线线长公式,在状态n下第i档的线长可写为:(8−1)一、无风情况1、斜抛物线形式的代表档距和代表高差角(1)竣工状态:设有n个档构成的连续档,竣工时各悬垂绝缘子串均处于垂直位置,此时的各档档距为l10、l20、…、ln0,高差为h10、h20、…、hn0,相应的高差角为β
3、10、β20、…、βn0。(3)状态m时线长:气温、比载,相应的档距增量为△l12、△l22、…、△ln2,高差增量为△h12、△h22、…、△hn2,悬垂串偏斜后各档水平应力为,则有(8−2)(4)第i档的状态方程式:线长之差是由于应力和气温不同引起的,即:或写成(8−3)仿上式可列出1~n档的n个状态方程式,将这n个方程相加,并注意到每一状态下的、,则有整理得(8−4)(8−5)(8−6)则连续档耐张段的状态方程式为(8−7)(5)代表档距和代表高差角:上式写成单一档距的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形式,可令上式中的lr称为连续档耐张段的代表档距,βr称为
4、代表高差角。引入lr、βr的概念后,连续档架空线的应力计算就等同于单一档距(代表档距)的计算。当连续档悬点均等高时,得到无高差连续档的状态方程式为(8−8)其中(8−9)2、平抛物线形式的代表档距和代表温度膨胀系数(8−10)(8−11)则连续档的平抛物线状态方程式为(8−12)上式中的lD亦称为连续档的代表档距,αD称为代表温度膨胀系数。应该指出,由于近似方式不同,代表档距还有其它不同的形式。3、另一种常见形式:若认为二、有风情况下的代表档距(略)(8−13)(8−14)则可得代表档距和代表高差角的另一种常见形式第二节 连续档架空线应力的精确计算一
5、、适用情况1、当耐张段内各档间的档距和高差相差悬殊;2、档间架空线的比载不同(如覆冰不均);3、档间作用有不同的附加荷载(如上人检修)。目的:(1)检查直线杆塔可能承受的不平衡张力;(2)悬垂串的偏斜角;(3)断线事故下的弧垂等。方法:解析法,图解法。二、各档的档距变化量△li(物理方程1)竣工时:补偿架空线初伸长(降温△t)后的连续档架线应力(各档水平应力)为σ0,比载为γ1,气温为t0。悬垂串处于中垂位置,第i档的档距为li0、高差角为βi0。此时第i档的悬挂曲线长度为:(a)气象条件发生变化后:气温变为t,比载变为γi,初伸长已释放完毕,各档水
6、平应力为σi0。悬垂串偏斜使档距增大△li,高差变化△hi,高差角变为βi,第i档线长为:(b)将上式以档距、高差的微分增量形式表示为(8−18)两种状态下的线长之差是由于应力、气温的不同以及初伸长的放出引起的,即(c)忽略忽略将式(a)、(8−18)代入式(c),整理为(8−19)共有n档,可列出n个方程式。对于整个耐张段,由于两端为耐张杆塔,所以各档档距增量△li的总和应为零。设悬垂串为均布荷载的刚性直棒,则第i基杆塔的悬垂串受力如图所示。对悬垂串上端悬挂点列力矩平衡方程式,有:三、悬垂串偏移量与架空线应力的关系(物理方程2)悬垂串偏移量与架空线
7、应力的关系为(8−20)假定架空线比载γi、γi+1均沿斜档距均布,则(8−21)Pi可由垂直档距的概念求出四、档距和高差变化量与悬垂串偏移量的关系…………(8−22)(8−23)已知:δ0=0、δn=0。五、连续档应力精确值的求解步骤耐张段内共有n−1基直线杆塔,可列出形如式(8−20)、式(8−22)各n−1个方程,按式(8−19)可列n个方程,共3n−2个方程,已知δ0=0,因此可以求解σi0、△li、δi共3n−1个未知量。求解一般需借助计算机进行,步骤如下:(1)假定一个△l1=δ1,已知δ0=0,由式(8−23)算得△h1;由式(8−19
8、)算得10。(2)根据10、δ1,由式(8−20)算得20。(3)根据20,假设△h2(如△h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