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pdf

长安大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pdf

ID:48012354

大小:1.2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14

长安大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pdf_第1页
长安大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pdf_第2页
长安大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pdf_第3页
长安大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pdf_第4页
长安大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安大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日期: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风热实验报告——不同建筑形体和不同下垫面对城市风(热)环境的影响摘要:“风环境”是指室外自然风在城市地形地貌或自然地形地貌影响下形成的受到影响之后的风场,包括城市的风向、风速以及影响城市风向、风速的因素以及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一些建筑物由于本身结构造型的特点,会直接影响其周边的风环境,所以此次选取具有不同围合方式的建筑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关键词:风环境建筑围合下垫面建筑布局过街楼一、实验名称不同建筑形体和不同下垫面

2、对城市风(热)环境的影响。(以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为例)二、实验目的了解不同建筑形体和不同下垫面对城市风热环境的影响情况,并掌握风热环境的测量及评价方法,并对所处环境的风热环境质量做出定性分析;掌握智能热线式风速计的使用方法。通过测定建筑有代表性测点的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并进行深入分析,来探究建筑形体、布局对于环境的影响和改造,从而将课堂上关于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的理论联系实际。三、实验仪器测量仪器:TES1341智能热线式风速计1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四、实验内容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选取五个不同的敏感点,测其风速,温度

3、和相对湿度湿度,整理分析测量结果。1.测点选择测点一:图书馆主楼与东侧附楼连接处的过街楼开口处(两面围合)测点二:修远教学楼二区大厅(四面围合)测点三:明远一区教学楼架空层处(三面围合)测点四:明远湖(开敞空间)测点五:鸿远大厅(三面围合)图4-1-1测点选择分布图2.对测点建筑形体的分析测点一为图书馆主楼与东侧附楼连接处的过街楼开口处,此过街楼为图书馆的消防通道。两面围合并且为弧形建筑的转角处,为整个大体量的弧形建筑的唯一开口处,起到消防/通风的作用。测点二为修远教学楼二区大厅,四面围合中庭加盖玻璃顶棚。测点三为明远

4、一区教学楼架空层处,三面围合,北侧的围合方2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式为中庭围合,其余三面全部为开敞的柱廊空间。南侧紧邻明远湖。测点四为开敞空间明远湖,为周边教学楼围合。测点五为三面围合的鸿远大厅,其中一面正对开敞空间。分析总结:①建筑的围合程度:测点2>测点3=测点5>测点1>测点4②建筑的围合要素:测点2:墙、门、玻璃顶棚;测点3:柱子、墙、周边教学楼围合;测点5:墙、门、玻璃顶棚、柱子;测点1:墙、柱子、出挑平台;测点4:开敞空间无围合要素。③建筑周边环境要素:测点2:东侧为开敞空间——广场;测点3:北侧为建筑

5、内庭围合,南侧为明远湖;测点5:南侧为建筑形体凹陷形成的开场空间,东侧距建筑100m左右为修远湖,西侧为开敞空间——西区运动场;测点1:为弧形建筑体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南北两侧分别为开敞空间——图书馆前广场和较为开场的空间——校园绿化;测点4:四周为教学楼建筑围合。④下垫面类型:测点2:硬质铺地;测点3:硬质铺地;测点5:硬质铺地;测点1:硬质铺地;测点4:水体。3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3.实验结果预测①温度:测点4>测点2>测点5>测点3>测点1②湿度:测点4>测点2>测点5>测点3>测点1③风速:测点1>测

6、点3>测点5>测点2>测点44.测量时间:1月7日8:45——12:46每测点45分钟。5.天气情况:晴,前一日阵雨6.实验方法和步骤1)充分调研,与同组人员及指导老师讨论后确定研究内容,确定区域内5个代表性的敏感测点位置,拟定实验方案。2)从第一点开始实验,打开风速计开关到“ON”位置,检查电量,测定量程参数,选择所测试参数。3)拔出测试探头,探杆保持垂直且正对来风方向,尽量远离人身,避开阳光直射,避免人体温度及太阳辐射干扰。4)开始读数,同时手工记录原始数据。每个测点每3分钟读数一次,共计读数15组。5)依次进行第

7、二至五点的测量。五、数据处理1.实验原始数据(见附表)2.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不同测点风速变化情况(见下图)4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测量结果:风速:测点1>测点5>测点3>测点2>测点4测量结果分析:测点1:此处处于图书馆主楼与东侧附楼连接处的过街楼开口处,风速明显高于其他测点,是因为此处不仅是弧形体块的转角处,还是个过街楼,被建筑物阻碍的气流一部分会从这里穿过并加速。出现“通道效应”(后面会对测点1做详细阐述)。测点5:此处位于三面围合的鸿远大厅,由于鸿远大厅周围无建筑围合、一面为开敞空间并且离测点不足100m

8、处即为修远湖。水体比热容大,冬季温度较周围温度高,较易形成局部热力环流区,增大周边风速。5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测点3:此处位于三面围合的明远一区教学楼架空层处。该处虽与鸿远大厅同为三面围合且一面围合方式为无顶的建筑中庭,同时紧邻水体处于局部热力环流区中心。从理论上来看,此处的风速应远远大于鸿远大厅的风速。但在测量结果上,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