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pdf

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pdf

ID:48009371

大小:2.70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1-13

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pdf_第1页
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pdf_第2页
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pdf_第3页
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pdf_第4页
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第39卷第6期2015年12月JOuRNALOFNORTHEASTPETROLEUMUNIVERSITYVo1.39No.6Dec.2015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尹楠鑫,李存贵。,贾云超,李中超,熊运斌,张文成,王德波,孙力(1.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河南郑州450018;2.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18;3.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开发管理部,河南濮阳457001;4.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河南濮阳457000)摘要:沙三下亚段是马寨油田卫95块的主要含油层系,钻井

2、资料显示储层厚度大、砂体成因复杂、相带认识难度大.为了研究卫95块沙三下亚段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根据地质学及沉积学理论,分析其泥岩颜色、岩石类型及组合、粒度特征、构造特征及沉积相.结果表明:位于东濮凹陷西北端第三断阶带的马寨油田卫95块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的内黄隆起;该亚相又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等4种微相,各主力砂组发育多期扇三角洲沉积,各扇体相互叠置,呈北西一南东向展布;亚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微相为主,其余微相次之.在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扇体的物源方向及时空展布特征,总结卫95块的沉积微相

3、模式,为油田开发提供参考.关键词:东濮凹陷;马寨油田;卫95块;沙三下亚段;扇三角洲;沉积微相;沉积相模式中图分类号:TE12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07(2015)06—0020—100引言1965年,HolmesA在研究英格兰西海岸现代沉积时,提出“扇三角洲”概念,即“从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的冲击扇”[1].人们研究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成因机制、形成条件、沉积及层序,以及它与油气的富集关系等,补充和完善“扇三角洲”概念及类型,并提出研究方法口卜¨].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多与陆相湖泊成因有关,与湖泊关系密切的扇三角洲是油气聚集成藏的重要储集体

4、,在该沉积体系开发的石油地质储量占我国总开发量的5.4[1引.因此,开展扇三角洲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马寨油田卫95块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由于油藏地质复杂、基础地质研究薄弱,从投入开发至今,对油田目的层位的沉积层序、沉积体系、主力砂体的空间分布认识不清,基础地质研究的滞后制约油田的勘探开发效果.因此,亟需利用岩心及测井资料,开展卫95块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研究,建立研究区的沉积相模式,为有利目标预测提供地质依据.在区域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综合研究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认为卫95块沙河街组沙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分析卫95块的

5、沉积特征、微相展布及演化过程,总结发育模式,为东濮凹陷相似地质条件油田的扇三角洲研究提供参考.1区域地质概况马寨油田卫95块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岳村乡,区域构造位置处于东濮凹陷西斜坡北部,油田南接胡状集油田,东北部为文明寨油田,东临卫城油田,西侧为内黄隆起[1.该油藏为非均质性严重的复杂断块油藏,东边以东倾的卫98断层为界,西边以卫95—6断层为界,主力产油层为沙三下亚段,含油面积为3.2km。,埋藏深度为1600~2000m,地层厚度为400~460m,石油地质储量为612×10t,整体呈现为南窄北宽的楔形长条.马寨油田卫95块沙三下亚段地层发育在东濮凹陷盆地深陷期,各

6、种沉积作用异常活跃,收稿日期:2015—06—29;编辑:陆雅玲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1)作者简介:尹楠鑫(1982一),男,博士后,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研究·2O·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第39卷2015年条件,也多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及席状砂等微相中(见图5(d));卫95井反映河道底部沉积特征的冲刷构造,界面上下岩性差异明显,冲刷面上部砂岩中常见水流冲刷形成的泥砾,偶见植物根茎(见图5(e)),显示冲刷面倾斜角度大,有别于辫状河三角洲冲刷面平缓的特征;卫95—152井在1837.42m处发现泥岩撕裂屑构造,主要是由强烈的

7、水流冲刷泥岩所致,是重力流沉积的典型特征(见图5(f));卫95—152井由底向上至顶部由递变层理状砂岩和平行层理砂岩组成,除粒度变化外,没有任何内部纹层,主要是由河道改道而后期细粒沉积物覆盖在早期沉积的河道之上形成的(见图5(g)).卫95—152井在1816.05m处为滑塌变形构造,研究区构造主要发育在细粒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中,多是由斜坡带的沉积物受重力作用发生流动变形而形成的(见图5(h)),也是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的显著差异.2.5沉积微相测井响应特征2.5.1水下分流河道岩性以浅灰色、灰白色含砾砂岩、粗、细砂岩为主,具有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