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编号:200801901026毕业论文题目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指导教师王辉学生姓名周宝钦学号200801901026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单位德州学院经济管理系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日德州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2012年03月15日院(系)经济管理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周宝钦学号200801901026论文(设计)题目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一、选题目的和意义1.选题的目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更是公民做人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
2、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承担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法公民的重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法理意识,提高大学生社会行动的诚信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2.选题的意义“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政无信必颓”。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优秀遗产,是维系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力量,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高素质人才,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其诚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道德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
3、进行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二、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大学生诚信现状及诚信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是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教育研究的起点。近年,一些课题和论文对于该问题进行了规模不等、地区广泛、覆盖大学生各个层次、年级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如黄蓉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06JZD0036)下的论文《大学生学习诚信的现状调查与深度分析》,在对全国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64所不同类型高校2万多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基础上
4、,分别从总体情况和学校类别、学生类别、年级类别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大学生平时学习活动和考试中的诚信行为表现、诚信态度、失信动机以及失信原因。另外,陈平教授主持的2006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6CDY006)项目下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程度及成因》,常永军教授主持的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ZZ0024)下的论文《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中,都对于大学生的诚信现状进行了较大规模和深入的调查及分析。2.发展趋势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未
5、来的和谐、稳定和发展。现代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等诸方面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是势在必行。三、课题设计方案[主要说明: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观点及拟采取的研究途径和方法]1.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本选题的基本内容:第一部分阐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对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及诚信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针对当代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
6、策。本选题的主要观点:本文试图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探讨大学生诚信教育成效不大的原因,包括教育体制存在缺陷、教育缺乏实效性、受到社会转型的挑战、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几方面为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诚信失范行为,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提出建议和对策,如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等。2.本选题拟采取研究途径及方法(1)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2)比较法:通过对过去现在高校诚
7、信教育的比较,找到诚信教育的问题及对策。(3)调查法: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四、计划进度安排[主要说明:起止时间及分阶段的进度要求。]1.起止时间:2011年12月20日——2012年5月20日2.分阶段要求(1)2011年12月20日到2012年01月20日收集、整理材料,编写提纲。(2)2012年01月21日到2012年03月15日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3)2012年03月16日到2012年04月15日撰写并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4)201
8、2年04月16日到2012年04月30日修改并提交论文修改稿。(5)2012年05月01日到2012年05月20日修改并提交定稿,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只列出最重要的5—6种)[1]姚玉峰.轮转型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现路径[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04)[2]邹菊如,洪厚情.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