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7976003
大小:1.60 M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11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单元导读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5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单元单元导读《咬文嚼字》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好诗不厌千回改,意境多从推敲出。看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诗人从推敲中独享一番情趣;看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人从斟酌中获得一种体验;读卢延让“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诗人从咬文中看到一种风景。总览这些诗句,它们无不诠释着美言妙句背后诗人锤炼语言的艰辛,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创作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佳句,还真得下一番“咬文嚼字”的功夫。《说“木叶”》古今中外的诗人对秋天的落叶倾注了太多的感情。“无边
2、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尽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秋思;“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留下了范仲淹缠绵的乡思。在这众多的写叶意象中,最受青睐的还是“木叶”,有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谢庄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柳恽的“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诗人为什么会这样青睐“木叶”呢?《谈中国诗》清新俊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恬静闲适的王维,大江东去的苏轼,晓风残月的柳永,独上兰舟的李清照……或许,行云流水间,沉郁浩渺的情愫已然融化于笔捺纵横之中;抑或,顿挫凝滞的思绪早已化为兵车辘辘行。那诗,那诗
3、行,承载了千百年的诗史,我们只是莫名地敬仰;这词,这曲牌,婉转长吟了上千载,我们依然是懵懂地崇拜。当大师旁征博引地诠释“中国诗”时,不知浸染于世俗名利的心灵,还能否回望,停顿,驻足守候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