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I)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I)

ID:47954256

大小:203.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9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I)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I)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I)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5 藤野先生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文章围绕中心取材,以时间为顺序,明暗两条线索相结合进行记叙的特点。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背景深刻理解文中含义隽永的语句,解读本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品析语言,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

2、鲁迅曾说过“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让鲁迅如此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吧!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背景介绍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在补习日语的同时,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于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1909年,由日本回国,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鲁

3、迅先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绯红(fēi) 发髻(j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诘责(jié)喝采(hè)瞥见(piē)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绯红】鲜红。【宛如】正像;好像。【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客死】死在异国他乡。【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诘责】责问。【托辞】找借口。【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叙事线索,思考:

4、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交流点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内容的精练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谈谈自己的理解。【交流点拨】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三、合作探究

5、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感受形象1.学生跳读课文,阅读有关藤野先生的内容,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的人”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交流点拨】(1)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2)生活习惯角度:生活简朴。(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4)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2.文中具体写了几个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典型事例?给每一个事例拟一个小标题,并思考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交流点拨】四个事例: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于实习——热情诚恳;了

6、解裹脚——求实精神。课文具体选择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3.“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交流点拨】“我”对藤野先生的情感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是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步骤四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1.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文1、2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交流点拨】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作者以极其厌

7、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为什么?【交流点拨】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白,缺乏讽刺意味。2.学生集体诵读第5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概”可否用“因为”替代?【交流点拨】“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的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

8、吻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